历 史 惰 性 的实 证 形 态 ――《金瓶梅》的世俗文化(6)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陈经济落魄后,得王杏庵周济,投临清晏公庙当了小道士。九十三回、九十四回的描写,又让读者对大小道士的面目有了新的认识。好利、好色,一如世俗之众,又因受了宗教约束,反而激发了怪异的邪恶。
宗教宗教,穿靴戴帽。在《金瓶梅》的时空范畴内,不论佛教、道教,都在脱离社会的态势下,拥抱社会;在“出家”的旗帜下,作“家”的服务与回归。宗教对世俗生活的渗透,与世人对宗教形式的利用,在双向交流中互惠、互利、互不分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宗教因染乎世情而失落了教条精神,世俗因籍乎宗教而获得了神异点缀。一部《金瓶梅》,即是一部实用宗教史。
三、唱不完的老调子
《金瓶梅》第九十回描写了杏花村酒楼下“走马卖解”的场面;“看教师李贵走马卖解,竖肩桩,隔肚带,轮枪舞棒,做各种技艺顽耍,有这许多男女围着烘笑。”书中写了李贵的穿戴、坐骑兵器,尤不忘录下了他的开场段子:
我做教师世罕有,江湖远近扬名久。双拳打下如锤钻,两脚往来如飞走,南北两京打戏台,东西两广无敌手。分明是个铁嘴行,自家本事何曾有。少林棍,只好打田鸡;董家拳,只好吓小狗。撞对头不敢喊一声,没人处专会夸大口。骗得铜钱放不牢,一心要折章台柳。亏了北京李大郎,养我在家为契友:蘸生酱吃了半畦蒜,卷春饼床了两担韭。小人自来生得馋,寅时吃酒直到酉。牙齿疼,把来锉一锉;肚子胀,将来扭一扭。充饥吃了三斗米饭,点心吃了七石缸酒。多亏了此人未得酬,来世做只看门狗。若有贼来掘壁洞,把他阴囊咬一口。问君何故咬他囊,动不的手只动口!
抄录全歌于此,意在让读者重新品味古代从艺者的喜剧自嘲。不论“文艺”还是“武艺”,艺者的现场目的总不外乎博人一惊、一笑、一啼、一悲。艺者一旦正经到让人敬畏,舞台随之也就变成了殿堂。
李贵的江湖老调,是戏谑的、自嘲的,是富有观众至上精神的。这是《金瓶梅》中少数值得赏识的“老调子”之一。站在喜剧的李贵对面的,是闹剧的、滑稽戏的芸芸众生。当他们因袭社会的老调子登台演出时,读者(观众)于百年不变的“民俗”外,看到的是僵硬的生活模式,保守的生活信念以及泥流下坡的崩溃态势。
我不明白“民俗”学家何以对中国“民俗”——岁时节庆或喜丧形式——保有那么浓厚的研究热情;反正我从这“民俗”中只看到保守主义的猖獗和懒惰精神的弥漫。
《金瓶梅》中的大小人等,都在各自“老调子”的伴奏下苟活着。
宗教宗教,穿靴戴帽。在《金瓶梅》的时空范畴内,不论佛教、道教,都在脱离社会的态势下,拥抱社会;在“出家”的旗帜下,作“家”的服务与回归。宗教对世俗生活的渗透,与世人对宗教形式的利用,在双向交流中互惠、互利、互不分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宗教因染乎世情而失落了教条精神,世俗因籍乎宗教而获得了神异点缀。一部《金瓶梅》,即是一部实用宗教史。
三、唱不完的老调子
《金瓶梅》第九十回描写了杏花村酒楼下“走马卖解”的场面;“看教师李贵走马卖解,竖肩桩,隔肚带,轮枪舞棒,做各种技艺顽耍,有这许多男女围着烘笑。”书中写了李贵的穿戴、坐骑兵器,尤不忘录下了他的开场段子:
我做教师世罕有,江湖远近扬名久。双拳打下如锤钻,两脚往来如飞走,南北两京打戏台,东西两广无敌手。分明是个铁嘴行,自家本事何曾有。少林棍,只好打田鸡;董家拳,只好吓小狗。撞对头不敢喊一声,没人处专会夸大口。骗得铜钱放不牢,一心要折章台柳。亏了北京李大郎,养我在家为契友:蘸生酱吃了半畦蒜,卷春饼床了两担韭。小人自来生得馋,寅时吃酒直到酉。牙齿疼,把来锉一锉;肚子胀,将来扭一扭。充饥吃了三斗米饭,点心吃了七石缸酒。多亏了此人未得酬,来世做只看门狗。若有贼来掘壁洞,把他阴囊咬一口。问君何故咬他囊,动不的手只动口!
抄录全歌于此,意在让读者重新品味古代从艺者的喜剧自嘲。不论“文艺”还是“武艺”,艺者的现场目的总不外乎博人一惊、一笑、一啼、一悲。艺者一旦正经到让人敬畏,舞台随之也就变成了殿堂。
李贵的江湖老调,是戏谑的、自嘲的,是富有观众至上精神的。这是《金瓶梅》中少数值得赏识的“老调子”之一。站在喜剧的李贵对面的,是闹剧的、滑稽戏的芸芸众生。当他们因袭社会的老调子登台演出时,读者(观众)于百年不变的“民俗”外,看到的是僵硬的生活模式,保守的生活信念以及泥流下坡的崩溃态势。
我不明白“民俗”学家何以对中国“民俗”——岁时节庆或喜丧形式——保有那么浓厚的研究热情;反正我从这“民俗”中只看到保守主义的猖獗和懒惰精神的弥漫。
《金瓶梅》中的大小人等,都在各自“老调子”的伴奏下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