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知识

宁波市前湾新区空间规划 20192035年 批后公布(5)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两区:打造东部先进智造区、西部新兴产业区两大板块,共同作为承载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核心空间。东部先进智造区依托“万亩千亿”产业大平台,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制造产业,布局航空制造、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西部新兴产业区重点加强中意产业对接,布局发展节能环保设备、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等产业,谋划布局建设重大科学装置。
多组团:前湾新区各片区内形成活单元、产业单元和生态单元三类功能单元。其中生活单元尺度为3-5平方公里,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标准组织基本单元;产业单元尺度为5-10平方公里,承载紧密联系的产业集群功能;生态单元尺度为1-3平方公里,作为融合生态与新兴经济的空间载体。三类单元共同形成有机组团、功能混合的产城联盟。
第四节 “三线”划定与管控
第16条生态保护红线
1、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落实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红线范围,面积约8.4平方公里。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落实最严格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管控要求,强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保育湿地生物栖息地,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
2、生态保护红线管控
生态保护红线内严格控制损害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建设项目,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同时,根据上级规划要求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环境准入机制,采用正面清单进行管理。
表1生态保护红线法定保护管理区一览表
名称
类型
斑块数量
生态系统特征
代表性物种
保护地情况
主导功能
杭州湾湿地公园生态红线区
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
1
杭州湾南岸钱塘江河口滨海湿地系统,堤内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堤外为自然滩涂
鸟类种类多达251种,以春秋季迁徙类和越冬的水鸟居多,国家级保护鸟类达30多种,有世界濒危物种黑嘴鸥和黑脸琵鹭等。
本保护区为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
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保障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提供珍稀动植物栖息地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17条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1、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规划至2035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现状保护水平。
2、永久基本农田管控
稳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数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保护质量,注重发挥生态等多重功能。发挥永久基本农田作为重要生态要素作用,注重将永久基本农田纳入生态廊道;发挥永久基本农田在景观构造中的基础性作用,塑造江南水乡特色的农业大地景观。
第18条城镇开发边界
1、城镇开发边界划定
以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与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相协调,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防止城镇无序建设与蔓延发展,促进城镇空间集约高效、紧凑布局。规划新区城镇开发边界总面积232平方公里左右。
2、城镇开发边界内管控
城镇开发边界内采取多种手段实行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新增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结合新区可能面临重大机遇事件或功能项目建设的需要,开发边界布局可进行局部调整。
第五节 土地利用布局与结构调整
第19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
1、优先保护耕地、林地、湿地等重要农业和生态用地
优先保障耕地,确保实现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目标,规划至2035年,新区耕地保有量达到上级下达指标要求。结合生态建设优化湿地、林地等主要生态用地结构、质量和布局,规划至2035年,新区湿地面积达到67.5平方公里左右,林地面积达到12.8平方公里左右。
2、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引导村庄用地减量提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规划至2035年城镇建设用地145平方公里,村庄建设用地36平方公里。
表2前湾新区土地利用结构表
城乡用地分类
规划
用地面积
比重(%)
(平方公里)
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
181.0
30.0
其中
城镇建设用地
145.0
24.0
村庄建设用地
36.0
6.0
其他建设用地
25.3
4.2
小计
206.3
34.2
农林用地
耕地及其他农用地
220.5
36.5
种植园用地
0.1
0.0
林地
12.8
2.1
小计
233.3
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