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马:荒谬的苦难哲学(7)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那么,谁是这种牺牲道德的最后受益者?当一些人无论是心甘甘心还是受人哄骗地出卖了他们的体能和智力时,谁是这种便宜产品的真正买方?从中国农夫的身上我看到了这种道德加减的最后得数。中国农民几千年来忍耐着非人的苛待,兵来如篦,官来如剃,换来的只是一句“刻苦刻苦”的道德美誉,而多少千年来他们的仁慈、哑忍是不是进步了执政者的道德程度呢?是不是使得治人者有些许的良心发明而减轻压迫呢?或者罗唆反过来说,是不是在更大水平上呈现了相反的变更呢?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打死一只狗熊或猕猴都要判刑,但打死一个农民却像踩逝世一只蚂蚁一样,有时还会成为提升的资本。牛马般地付出,绵羊般地忍受,换来的却是虎狼般地损害,那么,这忍耐毕竟是助恶呢,还是扬善呢?而简直所有大腹便便的“城市贵族”,甚至是专家教学,开车玩一回“农家乐”回来都盛赞农民的安分守己,而他们哪里知道暗藏在这笑颜背地的是永无尽头的损害积淀而成的无奈。无数次的哀哭使他们知道,哭没有用。没有人因为他们哭丧着脸而给予赞助。德蕾莎修女自述,她在印度贫民窟里帮助的人,素来不上教堂,因为衣衫破烂;不会呜咽,因为没有眼泪;从来不祷告,因为没有用;甚至不会要求,因为没有人会理他们。中国农夫从来不上教堂,是因为没有教堂;从来不恳求,是因为上帝听不见;常常喜逐颜开,是因为不必担忧有人会罚他不当农民;不惧怕死亡,是因为到地狱也不外就是在生灵涂炭中种地(服苦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