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马:荒谬的苦难哲学(3)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其次,对制作苦难的人来说,也要有最低限度的容忍。我们知道,身被诸苦成就不凡事业的人有一个独特特色就是,牺牲他们以为价值较低的目标来造诣他们认为价值更大的目标。但这种牺牲也得有一个限度,个别来说,不能剥夺他们的生命,因为生命是发明所有价值的基本。仁人志士能够不顾及自己的生命,但如果牺牲了生命也无法换取更大的目的,这种牺牲就变得毫无意思。在生命顾全的条件下,牺牲者必需要能得到最低限度的“自由”或者叫“牺牲的自在”。“文王拘而演《周易》”当然是历史佳话,但我想,商纣王的监狱里必定没有牢头狱霸,否则,保命尚且不暇,哪里顾得上推演八卦?进而阐明大殷帝国,尤其是?里监狱当局的管教干部具备最少的人文素质,否则,怎么能容许一个朝廷要犯在监狱里搞迷信研究?孔子毕生流离失所,晚岁退而作《年龄》,乱臣贼子惧,但春秋诸国都没有惨无人性的户籍轨制,否则,孔子就有可能被当作“三无职员”收留劳教——即便写出《春秋》,也可能因涉嫌“泄漏国度秘密”被机密监禁;( )孟姜女不满秦帝暴政,千里寻夫,哭倒长城八百里,成为中国最早的抗暴好汉,但如果孟姜女还没有哭就被切断喉管,她怎么能成为死气沉沉时代的首席女高音?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断然挂冠归乡,写下一系列喜闻乐见的隐逸诗篇,但自己自述尚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如果土地收归国有,屋宇又面临强迫拆迁,恐怕他白叟家也难吟唱“归去来兮”;方孝孺遵守儒家经典教义,拒不草诏,被灭门十族,磔裂于市,但如果朱棣让他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他就没有方法以死来实现他的节烈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