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狄马:荒谬的苦难哲学(2)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狄马:荒谬的苦难哲学


实践当然是检验真理的一个尺度,但谁的实践是检修真理的标准?因为历史教训的不可反复性,有人取得了实践的测验权,别的实际就没有了检验的机遇,谁能保证它不是真谛?曹雪芹全家喝着稀饭,饮酒也要靠“按揭”,竟然写出了《红楼梦》,但谁能保障他吃饱喝好就写不出《红楼梦》,或写得更好?
这牵扯到中国人如何看待苦难的问题。苦难在一定的意义上,晋升了人的精神品德,加强了人自我实现的才能,使得一个人可以最大限度地摆脱生命的庸碌,甚至在有限的范畴内,我也乐意否认这种苦难哲学对人的抚慰作用。但不是所有的苦难都能转化为创造的动力,苦难转化为创造的动力是有前提的。这重要的条件就是苦难的承当者必须存在不凡的毅力,超人的心智,以及对自己牺牲较廉价值换取更高价值的坚韧不拔。当然,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一些人为了取得更高的成就,老是得牺牲在他们看来价值较小的目标,但对处于历史关头的承担者来说,这种取舍有时会变得异样残暴。因为它不仅要牺牲自己的健康、安逸和生命,有时甚至会影响到别人的健康、安适和生命,而且更令人丧气的是,即使牺牲了自己和别人的健康、安逸和生命也不一定能换回自己所冀望的目标。它需要牺牲者的才力、勤恳和机会都处于一个比拟和谐的状况里。可以想见,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的创造精神被苦难和悲凉的生涯窒息。在声誉、金钱和位置的引诱眼前,在只有依照既定的方法生活才干失掉尊严的社会里,要让所有的人都顶住贫苦、疾病以及各种世俗独断势力的压迫从事他所心仪的事业,不免是奢望;在离婚、抄家、监禁、杀害、秘密处决、甚至灭门九族的威慑面前,只有极少数人可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向撒旦宣战,而大多数人则抉择了投降。在他们看来,自由虽然是好东西,但要牺牲世界上那么多的好货色来保全它,就未必值得。这就是历史上被处宫刑的人多矣,而司马迁只有一个的起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