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藏传佛教和中原佛教有什么区别(看完绝对涨知识)(4)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八思巴兄弟抵达今玉树噶瓦隆巴地方‚在此举行了有万余名僧俗信众参加的大会‚八思巴讲经灌顶影响很大‚自此该地称“称多”‚意为万人之地。藏传佛教寺院在民改前具有多重社会功能‚它是宗教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也是教育中心。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在精神文化方面具有多方位的文化功能‚其中包括解释功能、艺术功能、文化交流功能、教育功能和宗教生活习俗功能等。
求吉寺自从建立开始就非常重视僧人的教育‚第三世活佛阿旺曲扎时‚为承前启后‚从后藏萨迎寺请来三位堪布讲经说法‚求吉寺每一世的活佛都要前往后藏学经深造。“藏历木羊年公元巧年翁索南勒旦建赞建立了历算学习班推算出的日历在当地颇有名气。昂旺曲扎于藏历土羊年公元年建立了居巴扎仓密宗院。年‚又建立“阐理扎仓”显修院‚香谦第八世昂旺凳毕降参于年建立修行院和争辩院”。
萨迎寺作为萨迎派的主寺‚各方面都成了求吉寺学习的范例‚求吉寺的学经制度与萨迎寺及其他萨迎派寺院的学经制度基本一样‚求吉寺所学经典内容广泛‚密教方面重点学习《喜金刚续第二品》‚兼修《桑布扎续》和《金刚》经续显教方面以弥勒所著《显观庄严论》等为重点因明方面主修《量决定论》和萨班的《量理宝藏》。对与萨逛派民改前的学经制度‚李安宅先生在《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中曾对西康萨迎教派寺院修行次第进行过详尽介绍‚五个学习阶段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求吉寺僧人‚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即“有暇”和“圆满”。

藏传佛教和中原佛教有什么区别(看完绝对涨知识)


“有暇”是指保持一种状态‚即一个人能平静而安乐‚具佛法根器‚身心健康‚意识及心智敏捷而高超‚持正见‚气质雅儒。“圆满”是指安乐境遇‚在这种境遇中‚上述这些气质都已具备‚而且他还生在能听到佛陀或喇嘛讲经的时候。具备这些条件后‚必须依托佛、法、僧。有志者宣称信佛‚就必须身着僧袍。必须加入寺院的某一僧院。依次学习藏文字母、书写、向无我佛母、四威猛神和护法神礼拜、祈愿仪式、画像和用酥油、糟耙塑像以及喜金刚‚胜乐金刚‚空行母及时轮金刚等依轨和夏季修禅方法。
完成上述学业后‚拜精通佛理、因明、博学的高僧领授第二级僧戒沙弥戒。这是学习的第一阶段。在每一圣地‚期见寺院的堪布或其他高僧大德‚当面发菩提心愿‚为在心灵和资财上造福众生以各种方式奉献自身、奉献自己的一切。这叫做“入菩提道”‚是学习的第二阶段。向萨迎派高僧奉献供品‚并请求授予如下教法和仪轨大密金刚心要‚具祥萨迎派之深奥密法‚即今生证得佛位之教诫道果。为了获得这种修法‚他必须受灌顶‚即在头上置一装有长生不老功德水的瓶罐‚密灌顶‚句灌顶‚即灌顶时念诵咒语‚以及智慧灌顶。
完成上述修习并能遵守戒规的‚那他便是守密戒‚被称作密教徒。这是第三阶段。然后‚站在五个或十个比丘僧中间‚弟子要向僧院堪布致礼‚要受三种比丘戒目的在于获得个人解脱的寺院初级戒律别解脱戒。目的在于乘度众生的菩萨戒。密宗戒。学完并遵守条戒律以后‚学僧便达到了学习第四阶段‚他们就是比丘僧。按照寺院的模式受七种曼罗灌顶。证见估主、怖畏金刚的灌顶‚胜乐金刚灌顶。
练习合颂圣典在虚空中作手势以及跳神舞。学习苦修者的修法‚这种苦行者住在家里、寺院里或单人屋子里‚是室内瑜伽师。这样便达到了学习第五阶段。被称为金刚阿筒黎‚他就成为寺院中的高僧‚可负责寺院的纪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