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梦寻勺圃(9)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在日寇侵华的危急关头,张伯英支持长孙儒和参军御敌。此后儒和抗日负伤,立功疆场,兵退台岛,升任“中将”。由此反证,张伯英的暮年退养,并非人生绝望,在他的督责下,诸子诸孙皆激流勇进,各显风流。
大智慧明于使命。一人一个命,有醒有不醒。张伯英是醒者。他醒悟于生命的短促和使命的神圣,总能集中心力去完成独属他的宏图大业。有人把张伯英看成鬻书延命的书家,此乃大误。翻展六十二卷、一百四十万言的《黑龙江志稿》,我们才知道何谓“学问”、何谓“学问家”。就在日本军国主义妄图将中国东三省鲸吞的危急关头(1929—1932),张伯英为黑龙江编省志,爱国情怀,不言自明。
如有闲暇,我们还应该依次展阅《徐州续诗徵》、《东涯随笔》、《法帖提要》、《阅帖杂咏》、《庚子消夏录》、《小来禽馆诗稿》诸书。这是张伯英遗惠后人的精神财富。虽然“公产”公享,但是徐州人、徐州文化的幸运,并不在于坐享其成。要认识,要理解,此后才是真正的继承与发扬。《阅帖杂咏》是张伯英的诗体书论,论深论浅,自在人为,仅其韵语妙言,已让后生赧颜。“帖评近著徒纷繁,稍喜惜翁知本原。难与浅人为深语,妄云所作尽空言。”隔世重读,谁敢以“空言”相薄?

梦寻勺圃


在思念的最表层,我惊叹张伯英“彭城书体”(伯英体)那熔铜铸鼎的沉著与雄浑。有人用“根植汉魏,化以苏黄,自成面目,不落窠臼”为评,得其仿佛。先生的入室弟子启功、孙方等人,继其志,传其艺,海内共仰,始知张派书法后继有人。
1949年1月14日(戊子年腊月十六日),张伯英病逝北平寓所。闻讯,齐白石老人于《阅帖杂咏》册后题诗致哀曰:“写作妙如神,前身有夙因。空悲先生去,来者复何人。”
六十年一轮回,又到鼠年岁尾。迷雾渐消,霜月澄碧,冷静的季节,让我们对前世、对今生都有了冷静的理解。张伯英功德圆满,实现了他的人生设计。后来者何去何从,只有让后来者自我选择、自我修持。
2008年12月19日于益芳斋
出自田秉锷《江湖心雨》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