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上头那几秒,像极了爱情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一
“这世上只有两种人,一种如何如何,另一种则与之相反。”这大概是现在最常见的人群分类法,够简单,够粗暴,不见得准确,但绝对好用。比如写《山家清供》的林洪和写《随园食单》的袁枚,两人都是嗜吃如命的文坛老饕,区别只在于前者热爱火锅,后者则极其厌恶火锅。
据《山家清供》记载,林洪游武夷山时,曾去拜访一位名叫“止止师”的隐士。其时正逢雪天,林洪抓了一只野兔,苦于野外山间找不到妙手厨师来烹调美味。隐士说,山野之间一切从简,只需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酱、椒调成配料,生起炉子架上半铫水,等到水沸腾后,各自用筷子夹肉片放进水里涮熟了吃,调料搭配则随个人的口味。当时林洪就慨叹道:“因其用法,不独易行,且有团栾热暖之乐。”又过了五六年,林洪去京城临安,在一位姓杨的友人家里又见到这种“涮兔肉火锅”,心中大喜,便写了首诗作为纪念。诗中有“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的甸子。光作诗还不够,他还给火锅起了个文艺风雅的名字“拨霞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