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知识

宁波市前湾新区空间规划 20192035年 批后公布(9)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第37条乡村用地管控
至2035年,乡村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36平方公里左右。严格村民住宅用地管理,加大基础设施用地保障,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乡村道路,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机制和管网建设。
第六节 城市风貌与特色
第38条城市整体风貌
依托河网水系滩涂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魅力景观框架,形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海,开敞大气、滨海特色的魅力景观框架。
有机布局城市空间,保护利用滨水岸线,优化提升建筑品质,塑造具有江南风范、湖塘风光、现代风尚的城市风貌。城、镇应提升建筑设计品质,采用绿色建造方式,体现城市新区的科技感、未来感,展现创新活力。
保护乡村地区水、乡、田融合的传统江南水乡风貌特征,突显中部田园的传统乡村景观。
第39条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
重点保护慈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为位于坎墩街道费家弄的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筹建处。彰显以围垦文化为代表的地区文化。发掘与保护老地名、老字号、历史名人、民间传说等其他优秀传统文化。
第七节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略)
第六章 基础设施与安全保障
第一节 综合交通
第40条区域交通衔接
完善前湾新区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通道及枢纽布局、高速公路通道布局,形成苏嘉甬、沪甬、杭甬沿湾三大主要通道,构筑面向沪杭甬苏四地的区域“四向三通道”对外交通网络。
1、高速铁路
推进沪嘉甬高速铁路、慈溪高铁站建设,完善慈溪站与城际铁路、市域铁路等客运方式的换乘衔接,加强站点与周边地区的站城一体化水平,提升慈溪枢纽的能级与服务能力。
2、城际铁路
强化前湾新区与沪杭甬三地的城际铁路链接能力,实现前湾新区与沪杭之间40分钟城际互达。重点完善城际铁路与高速铁路的便捷换乘衔接。
3、高速公路
补充前湾新区至杭绍地区高速公路直联、实现至沪甬地区高速公路的双通道联系。前湾新区规划形成两横三纵的高速公路体系,重点推进杭甬高速复线、余慈连接线建设,加快沪甬高速二通道的规划研究。
第41条城市公共交通
构建以市域轨道、中运量为骨干、常规公交为基础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至2035年,前湾新区内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出行的比例达到30%左右。
重点支撑前湾新区主要功能板块与慈溪、余姚、宁波城区的主要功能区及对外交通设施间的快速联系。规划预留前湾新区至余姚、前湾新区至宁波市区2个方向的市域轨道通道。
构建三横三纵的中运量通道,新区内规划通道里程约150公里。实现新区内地面公交干线45分钟可达。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规划、专项规划以深化通道方案与系统形式选择。
鼓励共享汽车、分时租赁等交通服务方式,满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商务、旅游等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提高车辆的利用效率。结合主要枢纽、商务楼宇地下空间,对共享汽车停车场等空间进行保障落实。
第42条客运枢纽
1、对外枢纽
依托慈溪高铁站形成对外交通主枢纽。并依托杭甬城际在重点城镇节点形成3-4处城际铁路枢纽,共同组成前湾新区对外枢纽体系,承担前湾新区对外客流联系,完善多模式集散换乘功能。
2、城市枢纽
结合慈溪高铁站、前湾城际站、慈溪客运中心站及杭州湾、湿地公园、中意产业板块、中意生活板块等城市重要功能中心设置8-10处市域铁路枢纽,承担前湾新区内部客流集散功能。完善若干中运量与常规公交的地面公交枢纽,提升轨道交通枢纽的换乘衔接能力,支撑各层次公共活动中心建设。
第43条城市道路
联通前湾新区内部、以及与余慈、慈溪城区联通的城市干道。提升前湾新区整体路网密度,实现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各功能板块核心区达到12公里/平方公里。
第44条城市货运
1、货运铁路
应对杭州湾南岸各大新兴平台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在杭甬沿湾铁路通道中,考虑货运铁路功能,并在杭州湾预留货运铁路支线。在杭州湾东部产业板块、中意板块预留两处货运站。
2、集疏运通道
依托高速公路、国道以及地面快速路系统构建货物集疏运通道。加强公路运输的专业化、集约化发展,强化与宁波港以及上海港的公路货运联系。
3、货运枢纽及配送中心
在西部新兴产业区、东部先进智造区设置若干服务产业园区为主的专业物流中心。结合高快速路通道,临近设置若干处服务新区物流集散的配送中心,并结合生活组团布局设置若干处配送网点。
第二节 市政基础设施(略)
第三节 城市安全
第45条防洪防潮排涝
规划建设10条排水主通道,分别是陶家路江、爱国江、建塘江、三八江、陆中湾、四灶浦江、十二塘横江、十一塘横江、十塘横江和八塘横江。规划海潮防潮标准为100年一遇,排海闸泵设施合建为主,拓宽疏浚排水通道,保障新区排水防潮安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