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晋国为什么是三家分晋(它明明有六卿啊)(4)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如此一来,晋国六卿的内斗,升级为晋国与齐国、卫国等多个诸侯国家之间的战争。
赵氏、韩氏、魏和智氏与中行氏和范氏在朝歌交战,与赵稷在邯郸交战,战争持续多年。
公元前492年,赵鞅亲自率兵,在卫国铁丘(今河南濮阳县)击败了运送粮草的郑国军队,断绝了朝歌城内的粮草,中行寅和范吉射被迫逃亡邯郸。
公元前491年,赵鞅攻破邯郸,中行寅和范昭子逃往齐国,赵稷逃到了卫国的临地(今河北临城)。范氏和中行氏两大家族就此退出了晋国政坛,晋国由六卿专政变成了四卿专政。
范氏和中行氏被驱逐后,他们的封地原本应该收归晋国公室,但却被赵氏、韩氏、魏氏、智氏四家联合瓜分,这引起了晋出公的不满。为此,晋出公向齐国和鲁国寻求帮助,以讨伐晋国四卿。最终晋出公被四卿联合击败,被迫逃出晋国,死在了逃亡的路上。
晋出公死后,智氏宗主智伯瑶拥立晋哀公即位,并趁机总揽了晋国一切政务。当时四卿之中,智伯不但实力最强,而且大权在握,使得他愈发的骄横,对其他三卿傲慢无礼,这也导致了三卿与智伯的关系日趋紧张。
为了进一步削弱赵氏、韩氏、魏氏三家的实力,以实现自己独霸晋国的目的,智伯瑶以增强晋国国君实力为由,要求其他三家献出土地。
韩氏和魏氏迫于实力不及智氏,同时又不想率先与智伯交战,于是勉强答应献地。但是赵氏的宗主赵襄子与智伯之间的矛盾较大,拒绝献出土地。
智伯向赵氏索地未成,于是便胁迫韩氏和魏氏两家协从智氏出兵讨伐赵氏。赵襄子不敌智伯,便退守晋阳。随后,三家联军便围攻晋阳。
赵氏据城以守,双方的战事持续了三年,最后智伯引汾水灌晋阳城。在赵氏生死存亡之际,赵襄子派人暗地里去见韩氏和魏氏,以“唇亡则齿寒”的道理说服他们与赵氏联合,共同对付智伯。
韩氏和魏氏为了自身利益,最终选择临阵倒戈,联合赵氏消灭了智氏。之后,三家瓜分了智氏的封地。
至此,晋国的十一个卿大夫家族,最后剩下了赵氏、韩氏和魏氏三家。除了晋国公室所拥有的绛和曲沃两城之外,晋国的所有土地被三家占据。最后,三家干脆将晋国公室的土地也一并瓜分了个干净,因此被称为“三家分晋”。
由于赵氏、韩氏、魏氏三家瓜分晋国的时间点正处于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又属于重大事件,因此“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分水岭。
在春秋时期的列国中,卿大夫势力比较强大的除了晋国六卿之外,还有齐国的田氏和鲁国的三桓。因此,在私家向公室的夺权斗争中,这三个国家是比较典型的。

晋国为什么是三家分晋(它明明有六卿啊)


鲁国的三桓虽然“三分公室”、“四分公室”,但是对鲁国的公室没有取而代之,这或许与三桓的公族身份有关。齐国的田氏代齐,也只是由田齐代替了姜齐,并没有更改齐国的国名。
晋国卿大夫之间的夺权斗争,是春秋列国中最复杂、最激烈、最典型的。晋国和齐国一样,都是由异姓异氏的卿大夫篡夺了君位,但晋国不但将国土一分为三,还更改了国名,这在春秋的列国中是罕见和仅有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