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语梦生花友天下(7)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在斯德哥尔摩时,一位同事邀请我到他家在周围一座小岛上的度假屋去度假。很凑巧的是,他父亲是斯德哥尔摩大学文学系的L教授,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的成员之一。闲聊时我们讨论了很多有关中国的事。L教授突然对我说:“您一定认识著名的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吧!”,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个名字,只能遗憾地摇了摇头。于是,他从书架上拿出自己的多年藏书,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了高本汉(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1889-1978年)的生平以及他对汉语研究的贡献:高本汉在年轻时就立志要将比较历史音韵学的方法应用于汉语。1909年他在瑞典完成学士课程后,因为找不到学汉语的机会,专程到俄国的圣彼得堡跟着伊万诺夫教授(A.I.Ivanov)学习了两个月的基础汉语,后来他得到了瑞典基金会的一笔奖学金,于1910年3月起程到了中国,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迅速地掌握汉语口语和常用汉字,达到可以独立外出的程度。
随后他就列出详细的调查问题表,开始进行系统的方言资料的收集与考证。1911年,在正处于封建帝制崩溃、社会混乱时期的中国北方,高本汉打扮成读书人的样子,带着仆人走访了北京、太原以及周围的许多地方,不仅收集到丰富的方言资料,还写了关于中国社会革命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一系列报道,刊登在瑞典的《新闻日报》上。在中国逗留了两年以后,奖学金已经用完,他就靠在山西大学堂(今山西大学)教授法语和英语谋生,并且继续自己的材料收集和考证工作。那时,大多数欧美的汉学家们的兴趣都集中在中国的历史学、考古学、美术和宗教方面,高本汉却对被人认为枯燥而且缺乏吸引力的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学情有独钟。在中国的几年内,高本汉努力收集材料,对二十四种方言进行了记录考察,其中包括:北京话、山西八种、甘肃三种、陕西三种、河南三种、南京方言等19种属北方官话系统的方言,然后他继续南下,收集了代表吴越方言的上海话、代表闽方言的福州话、代表粤方言的广州话以及汉语借字的日语、越南语读音材料。

语梦生花友天下


另外,他还根据已发表的材料,收集了其他九种方言的发音。然后,他利用现代实验语音学方法和语言结构分析法,结合了中国的传统方法,对比性地分析了汉语各种方言、日语、越南语的语音,开创了现代中国音韵学研究。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用一套字母注音的方法对古音做描写,结合了中国传统的反切法,又将现代汉语和日本、朝鲜、越南等国语言中的古汉语译借音进行对照比较,最终重新“复原”了中古汉语及上古汉语的语音。回到欧洲以后,高本汉继续有目的地、一心一意地规划和从事他的汉学研究工作。引人注目的是,他在1920年版的《亚细亚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原始汉语是屈折语》(Le proto-chinois,langue flexionelle)的重要论文,文中他用很多收集的资料证明:上古汉语的人物代名词曾经有过变格(屈折变化)的痕迹。
另一方面,他认为:上古汉语有复辅音,并构拟出13组复辅音出来。以后他不止一次地对汉语中的屈折和派生问题发表了文章,最后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断定:属于分析孤立型语言的现代汉语是从属于综合屈折型语言的上古汉语逐渐演变过来的。除此以外,高本汉也对古籍考证、辨伪非常有兴趣,撰写了《论左传的真伪和性质》(On the Authenticity and Nature of the Tso Chuan,1926),接着又发表《中国古籍的真伪》(The Authenticity of Ancient Chinese Texts,BMFEA,I,1929)。以后,他根据不同年代作者常用词语的性质和古籍内部的语法特征对古籍做出判断,发现真伪之间的差异。他还撰写了《诗经研究》、《老子韵考》、《汉语词类》、《颂诗韵考》等重要文献……听着L教授津津有味地向我演示和叙述高本汉的“丰功伟绩”,我简直不敢相信,一位出生在北欧的瑞典学者竟然花了毕生的精力一丝不苟地去研究一种遥远的、与自己毫无关系的语言,并且竟然能用横向对比的方式“复原”了在中国本土早已失传的上古和中古汉语的语音(现在网上流传的古汉语模拟发音都起源于高本汉的“复原”研究),实在让我感叹不已以及对他由衷的敬佩!

语梦生花友天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