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故乡何处是(4)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我站在屋前,望向山下,昔日层层级级的梯田犹在,只是荒芜了些,又有好些被竹子占领了。我跟母亲说,我以前就是站在这里想啊,我要怎么才能下山,怎么才能回我县城的家。父亲总不相信,说,你编些来说,才四岁,屁都不晓得臭。
再往下的人家里,“四婆”回忆起来,说父亲去当兵了,他们不习惯,因为清早起来没有人唱歌。原来在我父亲年轻的时候,他是个每天站在山上吼一支歌的兴头冲冲的小伙子。他们说父亲勤快,那时家里就他一个劳力,他把顶替爷爷工作的名额让给姑姑,因为想着姑姑是女孩,留在山里太苦了,要不是后来政策放宽了,父亲得以去当兵,否则可能一生就在这苍苍莽莽的大山里。
他们谈着三十多年前的往事,像谈着昨日,我在一边,竟有些想哭呢。这一山围着一山,难以想象的曲曲折折坡坡坎坎,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走出去,要付出多少努力,又要多少次失望灰心。
他们说如今山上没多少人了,稍微有点能力的都搬去镇上,再好一点就去了县城,有人苦苦挣钱供孩子上学,那孩子也争气,在成都扎稳了,把父母都接去。
也有不大好的,死的死,残的残,残疾的那个也是在成都,在讨饭,孩子和老人在家里。
寥寥数句,在屋子不甚明朗的光线里,讲完了人生。

故乡何处是


便是如此,一言难尽,又轻描淡写。
五叔还保持着山里人的习惯,给我们打来一盆洗脸水,挨个将毛巾拧干递到手中。三番五次要留我们吃晚饭,说杀鸡,推豆花。我注意到他们家里有彩电,有冰柜——冰柜虽不实用,却比冰箱更能装,赤脚下地扯草回来的小孩抱着猫,整张脸都是干掉的泥。除了两个老人,五叔和两个孩子都是赤脚。四婆还穿着军绿色的解放鞋。较大的那个孩子,用电水壶烧水,用玻璃杯给我爸泡了一包盒子里仅剩的铁观音。
日头下,微风徐徐来,山中岁月如斯慢。
坐了好一会儿才道别,说定下次还来,回去路上我感慨,说,真是山上一天,人间一年。他们说起往事好似昨日,而我们早已沧海桑田半生过去了。父亲不知怎地,想起来少年趣事,“那时真好玩,苞谷出来就烧苞谷吃,晚上做工回来看星星看月亮,在坝坝头歇凉。”
上山开了好久,下山才十来分钟,经过一个略微热闹的小镇,过石桥时,母亲叹气,道,那年这里出事故,死了十几个,太惨了。你爸来帮忙处理,也哭了的。
她记起那个天色未明的凌晨,那辆车的老板娘给她打电话,说:“英儿……”凄凉仓皇的声音。
父亲负责清理发放遗物,我问都有什么,他说,钱啊,衣服啊,身份证,厂卡等等。

故乡何处是


哦,厂卡,就是打工的工作证吧。那辆从县城发往广东的客车,载的都是这大山与大山之间,拼了命要走出去的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