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故乡何处是(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这几年,偶尔乡亲传来消息,说公路已通到当年我们老房子附近。很多次想回老家看看,可总因为距离的近,又想着交通方便了,反而从未真正提上日程。此番探路,才知想象仍过于美好,数不清的急弯伴随超过140度或上或下的斜坡,父亲饶是素来艺高人胆大,也不得不一路鸣着喇叭走,怕与车在弯道处相遇躲避不及出事故。
“太陡了嘛,以前你们每次就是这么走出来的?”我问。
“还有你呀。你忘记了?”母亲说,“我幺儿那么乖,每次要走到最后两匹山才叫爸爸抱。”
回忆起我的童年,母亲的声音里充满浓浓的感情。我依稀记得,却又记不得那么确切。只觉得很喜欢听她说起这些事。
车子继续往上爬。山壁垂挂着巨大的头发似的蕨类植物,有些稍微短点的,一支两开,叶片呈Y字形朝两边伸展,乍眼看去像一些鸟张开翅膀熠熠有光地俯在那里。山路一侧不时出现一段坳口,凹进去的部分仍保留着土地最原始的模样,几缕清泉从山上汨汨流下,在哪里滴落,哪里就有一汪浅滩。
“诶,山上的人还有没有捡水吃?”母亲问。
我以为她说的碱水,就接了句:“碱水吃了好呀。”

故乡何处是


母亲说不是那个碱,而是用竹子劈开或是中间掏空,将山上的泉水引到家里的水缸,不花钱的水,天生天养的资源,谓之捡水。
哎呀,我声音高起来,说我记得我记得。通常在房子一侧,长长的竹竿接续不断、倾斜搁置,一头朝着山壁泉流,一头对着大大的石水缸。想起不久前看《东亚乐器考》,里面有这样一段:“在庭院一隅,引泉以竹,泉水点滴入竹,反响宛如转珠,音逐步升高,至于其极,而一瞬泻出其水,豁然做砧杵之音,其声四播……”日本人把这个叫做“添水”。“添”比“捡”更具律动性,而“捡”则比“添”多一分宛如乡人面容的素朴,都很好。
路上行人甚少,走了很远,才见着坡上农田里一个躬着腰做农活的白发老太。每驶过一户较为显眼的房子,父亲就说,这是谁谁家的。我本想说这么多年难道不会变吗?又想到各家祖上的地各家起屋,再说路途艰辛,哪里那么无聊会换来换去。
父亲说可能要碰见同学,果然就碰见,他说:“你不认识我了吧?我是李xx呀。”
那大叔手掌一拍膝盖,说:“日你鬼,是你啊!长恁胖!”

故乡何处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