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乱伦的畏惧--归根到底还是性的问题(8)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由于家庭的相对独立以及其成员在家庭内的行为的隐蔽性,使家庭中发生的一些违背社会公德乃至法律的行为避开了公众的监督。类似家庭暴力、虐待家庭成员、婚内强奸等家庭犯罪不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则不会被诉诸法律;家庭成员对社会的犯罪也往往受到其他成员的包庇甚至发展为共同犯罪。至于还够不上犯罪的轻微的违法或不道德行为则往往在“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下被严严实实地隐瞒住了。如果小说中的母亲没有被儿子打死(这种极端行为在乱伦行为中肯定也属于少数),那么,乱伦行为被一直掩盖的可能是完全存在的。
原始人类可以将乱伦置于全族人的监控之下,并且能够采取无“遮蔽”的禁忌措施,是因为他们的家庭(如果那也是一种家庭的话)和社会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家庭与社会几乎融为一体而无如现代家庭与社会间的分裂状态。
原始人类对于乱伦行为的防止主要在于严格的禁忌措施以及禁忌制的严厉和其成员对违禁惩罚的畏惧。而现代家庭中的防止乱伦行为发生则首先在于成员的自律;不引起严重后果则不会招致社会的干预。这样,也给现代家庭中的乱伦行为提供了某种便利。前面举的两个实例中,他们的外部环境还莫如小说《遮蔽》里母亲可以背着儿子轻易找到三陪女,所以在家庭外部寻找性伙伴的困难更大一些。而且女性(母亲)要在家庭外部寻找性伙伴得冒更大的风险。家庭的便利也使其在准备采取乱伦行为时或多或少有了一种安全感。因此,家庭与社会的分裂也是乱伦行为产生的条件之一。

乱伦的畏惧--归根到底还是性的问题


家庭与社会的分裂还伴随着家庭观念心理的封闭性。假如小说里母亲没有将儿子背到发廊去找三陪女,而是将他背到医院或诊所找心理医生,其后果一定截然不同。
五、畸形的母爱是母子乱伦的契机
母爱是人类一切爱中最具震撼力的情感。
评论《我看〈遮蔽〉》中写道:“母亲在对儿子付出无私的爱、忍受变态儿子侵害所遭受的痛苦的同时,已逐渐变成了一个受虐狂。”小说《遮蔽》尽管不能算作再现了乱伦行为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但其表现出的母亲不顾一切的爱却是十分典型的。不顾一切的母爱往往会发展成为畸形的、是非不分的偏执情感。巴尔扎克在小说《搅水女人》里描写了一位偏爱儿子的母亲。儿子的胡作非为,给家庭带来的灾难性损害,对于母亲来说过后都可以如同从没有发生一般无关痛痒。而儿子正在受的痛苦,即使是抽烟人没有烟抽、喝酒者没有酒喝也让母亲如刀铰般心痛。对于另一个从小老实本分、从不惹是生非的儿子,母亲却表现得十分冷漠。真是奇怪!俗话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难道儿子也是“不坏妈妈不爱”?

乱伦的畏惧--归根到底还是性的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