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记忆中的年味—平常的东西最珍贵(6)

2022-03-12 来源:文库网
大清早早起来收拾家里的卫生,一切准备妥当,就在村口等着亲戚们到来,一般我家会待两天客,一天专门待父亲这边的亲戚,三个姑姑们;一天待小姨和舅舅们。
早上待客一般会吃“旗花面”,关于旗花面,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明孝宗正宫娘娘得了一场怪病是茶饭不思,众太医束手无策。恰巧宫中有位厨师,农家出身,知晓娘娘是多食山珍海味,肉食过剩所致,于是便在清凉的鸡蛋汤内下了几根手工面条,伴有臊子、葱花、姜丝、鸡蛋饼等,调味以陈年老醋出头,正宫娘娘连吃几碗,皇帝听闻大喜,亲口品尝,边吃边赞。在吃的时候,皇帝看到碗内臊子菜和菜油黄白绿,色彩分明,挑起面条形如小旗,放进碗内状似花朵,明孝宗遂起名旗花面,列为宫廷御饭。

记忆中的年味—平常的东西最珍贵


后来,康海是弘治年间钦点头名状元,官居翰林院修撰。他是武功人,喜食面条,让自己的厨师向御膳房的厨师学会作旗花面的方法。被罢官后,他带厨师回故里,于是旗花面便在武功流传开来。七百多年来,旗花面一直在武功流传至今。
传统旗花面的制作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考究,其质量标准可以七个字概括,就是“汪、煎、清、稀、细、软、工”。“汪”,就是油汪汪的汪,说的是汤要飘香;“煎”,是典型的陕西话,意思是要热,不能是温吞吞的;“清”,指得是汤要清亮,不能混浊;“稀”,就是说汤要多,面要少;“细”,是说操作的工艺考究,精工细做;“软”,就是面片要软和,不能煮得过硬;“工”,说的是面上桌的造型要好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