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回老屋听秋声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这,是中国第一文豪鲁迅在《故乡》流露老屋离他愈远时的真情实感。
我在学校读此课文怎么也弄不明白:一栋破房子离开时,心情也这么沉重。然而,随着我年龄的增加,久居城里的喧嚣,对季节的感觉越来越迟钝,加之每天从睁眼到合眼都在为饭碗而忙碌工作,是不会有什么过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偶尔像“诗人”一样,激活几颗悲喜愁怨的细胞,往往是在回家,走近那百里之外,送走我童年、青年,伴着母亲五十、六十、七十越来越旧的老院子、旧房子和老槐树、弯枣树。
前几天的周末回家有两件事:一是为奶奶七周年扫墓上坟;二是冬天马上要来了,给老父亲、老母亲平安越冬做好准备。一阵寒流,几行雁阵,给周围的一切都染上了浓浓的秋意,回家的路自然也不例外:农家秋播的繁忙早已过去,坡地的颜色已变得暗紫,几块懒割的玉米杆,叶子在秋风中飘摇,路边的杂草已全部失去水泽,梧桐树上的叶子在一片一片地枯萎发黄,飘落一地……唯一的例外,是那片片刚播种不久的豌豆地,已经有了许多绿意,似乎在对季节进行着顽强抗争和挑衅——其实是无助的,川东南麓这片操劳了多半年的土地行将冬眠,不过是早天晚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