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大人们真的懂吗
2022-03-02 来源:文库网
上小学最痛苦的事儿莫过于写作文和日记。我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我的第一篇大作,题目为《我的母亲》。
当天下午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讲解了记述文的基本结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事件分为起因、经过和结果,随后出了这样一个个题目,大家动笔写一篇命题作文《我的母亲》,“谁先写完这篇作文谁可以先回家”。而对学生来说这么一项重要意义的训练,被老师的后半句话,把一个思考题目转化成了一个竞速题目。说实话,鬼才能理解述文的四要素是什么东西,我甚至连“命题作文”这个词都不理解,理所当然的在老师的评判标准也就变成,写文章有“时间”加一分,有“地点”加一分,有“人物”加一分……反之减分,作文,本来是一种思想上的倾诉,是内心和头脑共鸣产生的结果,古人也有讲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而不管好的文章也好,差的文章也好,在一开始的教育当中就变成了一个公式。每个学生都按照公式去写作,看着黑板上未被擦掉的四要素,第一句今天是“几月几号”,其实今天也就代表要素中的“时间”了,但是当时的心理怕老师在“时间”的界定上比较严格,所以明确的写出今天是X月X号,然后看看黑板,我在“哪里哪里”,再看看黑板,做了“什么什么事情”,再看看黑板……一篇毫无意义和思想文章,被我们的教育创造出来,这种把聪明人教育成傻子的方式能够用最快速的方法,让一个对作文没有概念的孩子瞬间写出“华丽的诗篇”。高,实在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