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传珍:大师说灵感——评王鼎钧《灵感》
2022-03-02 来源:文库网
《灵感》 王鼎钧 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2年,散文大家王鼎钧的《灵感》在中国台湾地区问世。1989年,以出版纯文学图书著称的尔雅出版社买下《灵感》版权,不到两年,加印七次。今天,台湾地区文学人口不断减少、文学书店陆续停业,《灵感》却是尔雅依然在印行的图书。
有人说,《灵感》的生命力是因为王鼎钧的文学地位。王鼎钧被公认为“文坛常青树”,对文学的诸种体裁“十项全能”,而且每种都是高手,因为“表现中国人生死流转”的散文集《左心房漩涡》而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台湾文学的崛起山梁”。退休之后,他以个人经历与见闻为线索,写出镌刻了一个世纪中国人精神年轮的“回忆录四部曲”,由“散文重镇”成为大师级作家。有了这样的地位,他的任何一部作品都有读者。
事实上,《灵感》的魅力,固然有“文以人传”的效应,更重要的还是“灵感”本身。繁体字版《灵感》是作者从文学手记中选出的一百七十二则“刹那灵感”写成,有的是一个意象、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篇速写、一个故事,有的是一种感悟、一段思考、一丝情愫、一阵感叹,有的是一组诗料、一个人物、一部小说构架,也有自己的格言警句、史评文评……在有限的篇幅中,呈现无限乾坤,传达作者对真善美的呼唤和培育,播撒的是文学种子,也是德行种子。1980年代之后,手记文学、极短篇小说、无标题小品等“文学别裁”流行于台湾地区文坛,研究文学史的学者认为,《灵感》领风气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