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知识

木府风云 明代丽江木氏土司(2)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首先,朝贡是地方土官向中央王朝表示臣服和尊重的礼仪,也是封建王朝对土官进行教化的良好时机。封建王朝常常借此机会向土官或土官使者宣谕大一统思想,晓以儒家的“仁政”、“德治”主张和忠、义等封建伦常观念以及“上下之别”的礼仪。据《木氏宦谱》记载,木得、木初、木土三代世袭土官皆曾亲自赴京朝贡,而木森之后的历代土官则是差人赴京进贡。无论是亲自进京还是差人入贡,朝贡无疑使木氏深刻感受到传统封建伦理道德在内地官吏和民众中拥有深厚的社会基础。木氏作为朝廷命官,逐渐产生了接受儒学的社会、心理需要和认同封建国家、认同封建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
其次,对于模范土官,明王朝通过赏赐或授予诰命等形式进行奖励或给予提升。木得及其子孙们多次助攻平叛、招抚民众,帮助明军迅速控制了叛乱频发的滇西北局势:平定宝山州土官,巨津州土知州阿奴聪,剑川土知州杨奴、土酋保朱,景东定边县白夷刀斯浪,永宁州土酋卜八如甲,兰州火头八塔干,四川盐井卫左所土官贾哈剌,白夷土酋刀孟干等叛乱;招谕宝山州、永宁州及白的、元始瓦等地头目,认纳差发;永乐四年(1406)五月,木初奉命同锦衣卫镇抚指挥司朱程招抚西番,开设杨塘、镇道二处安抚司及剌和场长官司、你那长官司;(《木氏宦谱·文谱》,第15~19页。)木森两次从征麓川(《木氏宦谱·文谱》,第24页。);木嵚、木泰、木定多次击败南下的番兵。明王朝也给予了木氏丰厚的赏赐:追赠木得为中宪大夫、其妻为恭人;赐木初“诚心报国”金带一条等,赏赐宝钞、丝织品若干,封其正妻阿氏撒为恭人,升授中宪大夫,追赠太中大夫、云南布政使司左参政,赏赐若干,赠封其妻室,诰称木初“恭顺崇厚,智哲超俊。
累奏头功,奉命宣化,能用夏以变夷,摅诚报国,克施威而布德,殚忠怀夷”;赐木土“诚心报国”金带一条,授中顺大夫,赏赐若干,赠封其妻室,诰称“克绍先猷,绥怀远夷,能以殚忠宁辑边宇”;授木森太中大夫、资治少尹、云南布政使司参政,赏沙桥田庄,赏赐若干,赠封其妻室,诰称“袭继先贤夙志,怀忠远而麓川烽警,募兵勤旅,不避其锋,亲敌于后”;授木嵚太中大夫,赏赐若干,赠封其妻室,诰称其能继承祖志,“克勤厥职,良用尔嘉”;授木泰太中大夫,赏赐北胜州沙阑村田庄,赏赐若干,赠封其妻室;授木定中宪大夫,赏赐若干,赠封其妻室,诰称其能“善承其志,克世厥官,展布忠诚,辑宁边境”等等。(《木氏宦谱·文谱》,第15~34页;《皇明恩纶录》,隆武二年重刻本,云南省图书馆藏本。)赏赐和旌表使木氏感受到了皇帝的仁爱之心,浸润于封建国家的浓厚温情,在情感上拉近了君臣之间的距离,从而使赏赐或诰敕中蕴含的传统的封建伦理观念更易深入到木氏心中,内化为木氏的自然情感。
据《明史·云南土司一》记载,永乐十六年(1418)检校庞文郁进言:“丽江府及宝山、巨津、通安、兰州四州,规化日久,请建学”。这一建议获得批准。但从后世的记载来看,明代丽江似乎没有设学,庞文郁的建议可能没有得到落实。(光绪)《丽江府志》中说:“丽至国朝而上无所谓学也”。又清朝丽江知府杨馝称“丽旧无学,土酋木氏,虞民用智而难治,因如秦人之愚黔首,一切聪颖子弟俱抑之奴隶中,不许事诗书”。康熙年间流官通判孔兴询力请建学,“木氏犹然挠之,事几寝”。(杨馝:《迁建丽江府学记》,载(乾隆)《丽江府志略》下卷《艺文志》。)可见木氏对汉文化的学习有很强的政治目的。为了维护自身统治,保有家族统治地位,加强与明王朝之间的密切关系,获得朝廷的信任和宠爱,木氏重视家族子弟对汉文化的学习,但却在其统治区内对民众实行文化垄断和愚民政策。
木氏还广交文人,善请名士,努力提高自己的汉文化水平。木公曾向永昌府进士张志淳请教作诗之道,受点拨后,“无几何,以所为诗数篇至,若有近杜者(杜甫)矣。又无几何,以所为近体二百余篇至,良有似杜者矣”(张志淳:《雪山始音序》,载木公《雪山始音》,嘉靖二年刻本。)。木高“性喜吟咏,与中溪李侍御(李元阳)善,侍御赠以诗二十篇,读之不寐,次韵为答,风格神采骎骎骅骝前也。尝谓人曰:读书最乐,为善最乐,此二乐吾无让人矣”。木东“好读书,招延邻郡学生与研穷理性,昕夕无倦”。(冯时可:《明丽江木氏六公传》,载《云南史料丛刊》卷5,第558页。)木增盛情邀请徐霞客到丽江,将其视为一位负载中原正统文化的使者,“求作所辑《山中逸趣》序”(按:原为“求所作《云淡墨》序”,据文明元《徐霞客笔下的丽江土司地》(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改。
);“求为校正”20余万字的读书摘记《云淡墨》,请徐霞客为是书分门编类;接着又“求修《鸡足山志》”;恳请“为其四子艺文于木家院”,称“郎君新进诸生,虽事笔砚,而此中无名师,为窥中原文脉,求为赐教一篇,使之所法程,以为终身佩服”,“求为其子斧正”;木增与徐霞客促膝谈心,谈论中原文人名士,表达了渴望与之交往的愿望,“木公虑不能要致”,徐霞客“许以书为介”。(徐弘祖著,朱惠荣校注:《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第957~966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徐霞客做客丽江仅十余日,日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为木增求教或与之交流所占,表现了木氏子弟学习汉文化的热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