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知识

揭秘中国古代最残忍的刑罚 凌迟(3)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刘瑾不仅疯狂敛财而且图谋不轨,企图弑君篡位,实属罪大恶极。于是,武宗皇帝批下圣旨将刘瑾“剐刑三日”,凌迟处死。
当时参与行刑的刑部河南主事张文麟详细记录了刘瑾的受刑情况:第一天割了刘瑾357刀,十刀一歇,由此反复,刘瑾痛得大喊大叫,神志不清,数次昏死过去。第一天行刑结束后,刘瑾被押回大牢,居然还喝了两大碗粥。第二天继续行刑时,刘瑾终于熬不住,气绝身亡。但是,刑律规定,犯人即使死亡也不能放过。因此,刽子手继续行刑,割足了三天。刘瑾最终被割了3357刀,这在历史上恐怕都可以成为一个记录了。
如果说凌迟仅仅是用来惩治大奸大恶之人,还符合人们恶有恶报的观念,但将它用在爱国人士袁崇焕身上,就有些太不人道了。
袁崇焕是明朝著名军事将领,戎马一生,为守卫明朝东北边疆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就是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大将,却被范文程等小人使反间计陷害,遭到逮捕。崇祯三年,崇祯皇帝以“袁崇焕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等罪名将袁崇焕“碟于市”,凌迟处死。行刑时,无知的围观群众上前争食其肉,我想袁崇焕那种精神上的痛苦恐怕要远大于肉刑。据说,袁崇焕最终被割了3553刀,并且将其头颅斩下,遍视九边(长城上的九个边隘关口)。当时那种惨绝人寰的场面我们现在已经无法想像,更不是笔者的拙笔所能描绘出的。但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袁崇焕的死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袁崇焕死后,明朝再无一人可以御敌,昏庸的崇祯皇帝亲手推倒了自己的万里长城。清军很快大举入关,袁崇焕逐渐被人遗忘。直到一百多年后,乾隆皇帝翻阅明史之时,感慨于袁崇焕报国无门,命运多舛,身世之悲,遂为其翻案,这段尘封了一个世纪的冤假错案才得以平反昭雪。

揭秘中国古代最残忍的刑罚 凌迟


袁崇焕像
另外还有太平天国的著名领袖石达开也是受凌迟刑而死。当时和石达开一起受刑的还有太平天国宰辅曾仕和,刽子手先对曾仕和割第一刀,曾仕和因无法忍受疼痛,惨呼狂叫,石达开在旁边大声斥责道:“为什么不能忍受须臾的痛苦”。曾仕和这才咬紧牙关,不再喊叫。石达开受刑时,前后被割一百多刀,但其不卑不亢、神色怡然,从始至终默然无声。石达开的坚强意志就连行刑者都感到无比震惊。由此看来,石达开虽被清政府定为头号反贼,但称其英雄亦不为过。

揭秘中国古代最残忍的刑罚 凌迟


石达开像
我们不得不提到的是,凌迟刑虽然早在清朝时就被废止,但它在国人心中所留下的阴影却是挥之不去的。据学者推测和一些民间传说来看,现在社会流行的一种小吃——烧烤,应该和凌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面我们说过刘瑾在被凌迟时,因其作恶多端,和其有深仇大恨的人实在太多,围观百姓“以一钱争夺其肉”,拿回家中放在火架上烤熟吞下,以解其恨,这便是烧烤的雏形。后来,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和完善,这种吃法逐渐走入了大众生活,但其背后隐藏的故事却鲜为人知。但是,笔者并不太赞成这种说法,个人认为,烧烤这种吃法应该在人类发现火种之时就已经产生了,并不是人们刻意为之。在这里,我们暂且抛开这件传说的真假不论,就事论事来看,说到底,其实是民众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思想的推崇,然而将其和凌迟联系起来,恐怕不是一个偶然。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笔者写此篇文章,并不是为了使人心惶惶,而是希望,当能够为历史存照,让人们感受到历史曾经的“野蛮”和“血腥”,并感叹历史的“进步”与现代文明的“温情”!
(更多历史趣闻和影评请关注我的公众号:赵半仙杂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