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ZJAPANvol11铃木光专访翻译(3)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那段时间是不是想要成为音乐人,而并没有在学习上花费心思?
铃木:当时觉得至少学生的本分还是要好好遵守,所以上课还是认真听讲的。然后在考试前一周自己制定复习计划。当然,平时还是以作词作曲为主,那一年中写了大概有60首左右。
—考前制定的复习计划是什么样的?
铃木:因为事先可以得知考试的日程安排,据此决定“一周前的星期一复习这一科”“星期二复习这一科”,但是并不提前限定复习的具体内容。其实现在的学习方式和当年没多大变化,总之以笔记为基础,保证自己能够理解笔记范围内的内容就可以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会着重强化,因此就算限定了复习的内容也必然会有偏离计划的时候。
当然,因为考试分许多科目,在制定计划时也要保证每一门科目都分配到足够的复习时间,这一点我还是比较严谨的。总的来说就是“计划有序、内容灵活”吧。另外,需要死记硬背时就要靠绿色荧光笔和红色透明板了。
—这两样也算是背书用的经典套装了。
铃木:是的。不过我就读的中学授课方式比较特殊,趣味性很强,但明显让人感到小学时期的学习方法在这里并不能拿到高分。
—所谓“特殊的授课方式”,比如说?
铃木: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初中第一次地理考试上出了这样一道题目,“请画出大羊驼和羊驼的图像”,“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区别”。
—这也太难了!
铃木:当时我想怎么会出这样的题目,但现在看来是非常合理的,这是因为,大羊驼和羊驼在外观上虽然很相似,可作用是完全不同的。羊驼的毛质蓬松可以作为织物,被当作家畜豢养;大羊驼则因为体型更大,常用来驮运货物。我想这道题目的本意就是要求画出这方面的区别。当年全然没有领会这层意图,只是隐约明白它询问的可能是更加本质的部分。正是因为试题经常考察构成思考的前提部分的知识,所以我总结出的最合适的学习方法就是,上课认真听讲,全面理解笔记的内容后再进行反复的回顾。
— 从将音乐作为终身事业,到以考入东京大学为目标,转变的契机是什么?
铃木:高中时被选为了亚洲太平洋青少年领导者峰会的代表,为此必须参加的周六的语言进修课程,这样一来就和事务所的练习课程相冲突。然而语言进修课程缺席一次都会被取消代表资格,所以当时就迎来了彻底思考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的这样一个契机。
—于是在那时定下了自己的志愿?
铃木:我个人觉得高中和大学时代做出的决定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的一生,而当时为了参加国际会议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和公开发言令自己非常享受,觉得自己很适合这样的工作,因此把重心转向了升学方面。
—在大学里选择企业法务又是因为?
铃木:我觉得企业就像是生物一样。比方说便利店行业表面上竞争激烈,但背后为这些便利店提供器材的却是同一家企业,不觉得这种上下结构很有意思吗?使用器材的便利店之间,不得不通过竞争相互争夺利润,而提供器材的企业却能够始终稳赚不赔。再比如国内市场占有率超九成的拉链制造商YKK,在世界范围内的市场占有率也近五成,可是为了防止技术泄露却严格限制了出口的规模。如果我们尝试观察事物内部结构的话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许多看似无关的东西其实都环环相扣,而企业正是形成这种复杂结构的人类智慧的集合。对我来说,维系这一结构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这就是我决定自己志愿的理由之一。
—看来和自己喜欢的学科的理由一样,仍然乐于追求事物的本质。
希望在自己毕业前胜过他一次……
—自从4月伊泽(拓司)毕业以来,东大王团队的人员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迄今为止一直作为候补的砂川信哉,林辉幸和纪野纱良也加入到团队中。经历了这3个月来的6人体制,你作为前辈,是怎样看待3位新成员的呢?
铃木:林是我在东大QUIZ研究会的前辈,是一位真心喜欢猜谜的人。在以新会员为对手的QUIZ抢答大会上,他很体贴的在2小时内一直主动担当旁白阅读问题。他应该是从刚进入大学起就开始参加QUIZ抢答活动,知识面很广,并且很擅长“对准焦点”。电视节目与QUIZ竞赛在题目的性质上是不同的,林虽然说过“很难适应这种差距”,但随着节目的录制,对出题范围的“焦点”也对准得越来越精确。这就让人感受到他的实力所在。
—毕竟他从8月开始也将是东王大的正式成员了。那么纪野呢?
铃木:非常可靠,擅长灵活思考。《东大王》的第一关卡以川柳和双关谜题居多,而艺人队在这方面极具实力。我也曾思考过对策,可很难取得成效。因此纪野的加入改变了以往这一环节的一边倒,变得更加具有竞技性。还有就是热心学习了,比如她曾私下通过LINE向我征询过最后的抢答环节的对策。
铃木:当时觉得至少学生的本分还是要好好遵守,所以上课还是认真听讲的。然后在考试前一周自己制定复习计划。当然,平时还是以作词作曲为主,那一年中写了大概有60首左右。
—考前制定的复习计划是什么样的?
铃木:因为事先可以得知考试的日程安排,据此决定“一周前的星期一复习这一科”“星期二复习这一科”,但是并不提前限定复习的具体内容。其实现在的学习方式和当年没多大变化,总之以笔记为基础,保证自己能够理解笔记范围内的内容就可以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会着重强化,因此就算限定了复习的内容也必然会有偏离计划的时候。
当然,因为考试分许多科目,在制定计划时也要保证每一门科目都分配到足够的复习时间,这一点我还是比较严谨的。总的来说就是“计划有序、内容灵活”吧。另外,需要死记硬背时就要靠绿色荧光笔和红色透明板了。
—这两样也算是背书用的经典套装了。
铃木:是的。不过我就读的中学授课方式比较特殊,趣味性很强,但明显让人感到小学时期的学习方法在这里并不能拿到高分。
—所谓“特殊的授课方式”,比如说?
铃木: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初中第一次地理考试上出了这样一道题目,“请画出大羊驼和羊驼的图像”,“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区别”。
—这也太难了!
铃木:当时我想怎么会出这样的题目,但现在看来是非常合理的,这是因为,大羊驼和羊驼在外观上虽然很相似,可作用是完全不同的。羊驼的毛质蓬松可以作为织物,被当作家畜豢养;大羊驼则因为体型更大,常用来驮运货物。我想这道题目的本意就是要求画出这方面的区别。当年全然没有领会这层意图,只是隐约明白它询问的可能是更加本质的部分。正是因为试题经常考察构成思考的前提部分的知识,所以我总结出的最合适的学习方法就是,上课认真听讲,全面理解笔记的内容后再进行反复的回顾。
— 从将音乐作为终身事业,到以考入东京大学为目标,转变的契机是什么?
铃木:高中时被选为了亚洲太平洋青少年领导者峰会的代表,为此必须参加的周六的语言进修课程,这样一来就和事务所的练习课程相冲突。然而语言进修课程缺席一次都会被取消代表资格,所以当时就迎来了彻底思考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的这样一个契机。
—于是在那时定下了自己的志愿?
铃木:我个人觉得高中和大学时代做出的决定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的一生,而当时为了参加国际会议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和公开发言令自己非常享受,觉得自己很适合这样的工作,因此把重心转向了升学方面。
—在大学里选择企业法务又是因为?
铃木:我觉得企业就像是生物一样。比方说便利店行业表面上竞争激烈,但背后为这些便利店提供器材的却是同一家企业,不觉得这种上下结构很有意思吗?使用器材的便利店之间,不得不通过竞争相互争夺利润,而提供器材的企业却能够始终稳赚不赔。再比如国内市场占有率超九成的拉链制造商YKK,在世界范围内的市场占有率也近五成,可是为了防止技术泄露却严格限制了出口的规模。如果我们尝试观察事物内部结构的话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许多看似无关的东西其实都环环相扣,而企业正是形成这种复杂结构的人类智慧的集合。对我来说,维系这一结构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这就是我决定自己志愿的理由之一。
—看来和自己喜欢的学科的理由一样,仍然乐于追求事物的本质。
希望在自己毕业前胜过他一次……
—自从4月伊泽(拓司)毕业以来,东大王团队的人员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迄今为止一直作为候补的砂川信哉,林辉幸和纪野纱良也加入到团队中。经历了这3个月来的6人体制,你作为前辈,是怎样看待3位新成员的呢?
铃木:林是我在东大QUIZ研究会的前辈,是一位真心喜欢猜谜的人。在以新会员为对手的QUIZ抢答大会上,他很体贴的在2小时内一直主动担当旁白阅读问题。他应该是从刚进入大学起就开始参加QUIZ抢答活动,知识面很广,并且很擅长“对准焦点”。电视节目与QUIZ竞赛在题目的性质上是不同的,林虽然说过“很难适应这种差距”,但随着节目的录制,对出题范围的“焦点”也对准得越来越精确。这就让人感受到他的实力所在。
—毕竟他从8月开始也将是东王大的正式成员了。那么纪野呢?
铃木:非常可靠,擅长灵活思考。《东大王》的第一关卡以川柳和双关谜题居多,而艺人队在这方面极具实力。我也曾思考过对策,可很难取得成效。因此纪野的加入改变了以往这一环节的一边倒,变得更加具有竞技性。还有就是热心学习了,比如她曾私下通过LINE向我征询过最后的抢答环节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