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人是可耻的(4)
2024-01-03 来源:文库网
(三)我所想象的九十年代
出生在世纪之交的我在拥有记忆的时候,只能依稀记得整个故乡与中国发展的迅速,这种迅速在我懂事之前已经把曾经那个时代的全部,像铅笔写在纸上的辉煌一样,全部擦掉,剩下的只有一些无关紧要的橡皮屑。
可也正是因为这种现实痕迹的消失与一种无法寻找的时代痕迹,让我对九十年代有了一种无限幻想的权利。它一定比那个真实的年代更乌托邦,因为感知整个时代的途径只剩下了的一个个精致而又出色的作品。
1994年,香港红磡演唱会
那是一个思想开放的年代,很多人都有话要讲,而也正因为某种科技的不开放性,使得大家听到的声音不至于过于嘈杂与混乱。无论有意或无意,整个系统为我们筛选与过滤出来了这些深刻与有意义的声音,让人们沉浸在其中,却又没有迷失。
无数思想者已经阐述出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说实话,如果有一个选择浅薄与深刻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我希望可以去做一个一直娱乐而又不自知的人。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世界,而我们每个人在描述它的时候,无论深度与广度,只要其存在某种自洽性,那么它一定是合理的。
这种思想的倒退性在一种个体角度来讲是幸福的,当然,我没有一种更宏观的意愿去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叹息整个时代的浅薄性。这自然有人去担忧,而且我相信,每一个时代都不缺乏为时代担心与愤怒的人。
所以我幻想中的九十年代未必真实,但同时也不需真实。我只是想要的一个乌托邦式社会罢了,在我失望的时候有那么一个空间可以去躲藏,也正因为其不真实性,才会显得如此迷人。
出生在世纪之交的我在拥有记忆的时候,只能依稀记得整个故乡与中国发展的迅速,这种迅速在我懂事之前已经把曾经那个时代的全部,像铅笔写在纸上的辉煌一样,全部擦掉,剩下的只有一些无关紧要的橡皮屑。
可也正是因为这种现实痕迹的消失与一种无法寻找的时代痕迹,让我对九十年代有了一种无限幻想的权利。它一定比那个真实的年代更乌托邦,因为感知整个时代的途径只剩下了的一个个精致而又出色的作品。
1994年,香港红磡演唱会
那是一个思想开放的年代,很多人都有话要讲,而也正因为某种科技的不开放性,使得大家听到的声音不至于过于嘈杂与混乱。无论有意或无意,整个系统为我们筛选与过滤出来了这些深刻与有意义的声音,让人们沉浸在其中,却又没有迷失。
无数思想者已经阐述出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说实话,如果有一个选择浅薄与深刻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我希望可以去做一个一直娱乐而又不自知的人。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世界,而我们每个人在描述它的时候,无论深度与广度,只要其存在某种自洽性,那么它一定是合理的。
这种思想的倒退性在一种个体角度来讲是幸福的,当然,我没有一种更宏观的意愿去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叹息整个时代的浅薄性。这自然有人去担忧,而且我相信,每一个时代都不缺乏为时代担心与愤怒的人。
所以我幻想中的九十年代未必真实,但同时也不需真实。我只是想要的一个乌托邦式社会罢了,在我失望的时候有那么一个空间可以去躲藏,也正因为其不真实性,才会显得如此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