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中国茶馆简史 茶馆简介(2)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南北朝时,又出现供喝茶住宿的“寮”,它可说是现今茶馆的雏形。而关于茶馆的最早文字记述,则是唐代封演的《封氏见闻记》,其中谈到“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辅,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自唐开元以后,在许多城市面上已有煎茶卖茶的店铺,只要投钱即可自取随饮。
宋朝的时候茶肆已经很普遍了,《水浒》中的王婆就开的茶坊。到了明朝京城大碗茶业的兴起,被正式列入三百六十行之中。

中国茶馆简史 茶馆简介


到了清代是茶馆真正发展和成长的时候,北方以北京为例,北京是清代的政治中心,茶馆集中而且品级俱全。大体分为“书、酒、清、野”四种茶馆。每日演述日夜两场评书的,名“书茶馆”。“开书不卖清茶”,是书茶馆的标语,行话叫:“白天”、“灯晚儿”。卖茶又卖酒,兼卖花生米、开花豆的叫做“茶酒馆”。专供各行生意人集会、交流商业信息、买卖交易,名“清茶馆”,清茶馆是如今商会的前身。在郊外荒村中的叫“野茶馆”,春初开门,秋末关门,蒲松龄就是在自家的野茶馆,完成了著名的《聊斋志异》。

中国茶馆简史 茶馆简介


茶馆的老顾客是可以赊帐的,茶客也可以自己带茶叶来居坐;茶馆也是听书的好地方,说书人可以在此谋得一份生活的来源。清晨,干苦力的男人们将来自全国各地的货装卸完后,怀揣三、五块钱,先洗一澡,然后到天桥找一家茶馆,要一碗“烂肉面”,汁要宽,吃完之后,听一段书,喝一碗茶。再到天桥各处逛逛,最后买三斤棒子面,回家带给老婆孩子。

中国茶馆简史 茶馆简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