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上的祥瑞:永乐年间竟把长颈鹿当麒麟(4)
2023-02-23 来源:文库网
唐代政治制度发达,祥瑞管理体系也相当完备。唐律对祥瑞的奏报做了明确规定,形成了固定的仪制令,还有一套由地方到中yang、由下到上的奏报程序。《唐律疏议》对诈称祥瑞的行为也做了规定,“诸诈为瑞应者,徒二年”。
在经历了武则天当政时的献瑞风潮后,此后几任唐皇也热衷祥瑞。唐玄宗曾大兴祥瑞,名臣张说就留下了不少祥瑞颂,他早在武则天时代就是撰写祥瑞贺表的高手。唐代祥瑞贺表的书写有固定程式,作者大都具备极高的文学素养,韩愈所作《贺庆云表》便是一例。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唐代宗均利用祥瑞提升民众信心。名将郭子仪曾称朔方宁朔县有嘉禾,认为这是唐肃宗务农敦本,光复社稷,救百姓于水火的瑞应。
但唐代宗之后的几任皇帝又开始下诏罢奏祥瑞。唐德宗执政期间,鄂州观察使何士斡曾献白鹿,唐德宗不纳。唐宪宗即位后,下诏称“所有祥瑞,但令准式申报,有司不得上闻”。
唐昭宗执政时,曾有紫气出于昭德殿东隅,太监还寻得金龙子一枚,群臣称贺。唐昭宗称 “朕不以金龙为祥瑞,以偃息干戈为祥瑞。 ”唐朝中后期皇帝不喜祥瑞的原因有二:一是国力衰弱,无法大兴祥瑞,二是通过罢祥瑞,体现对人道的关注。
唐朝曾有一次重要的思想大讨论。柳宗元、刘禹锡等人都结合历史或政治问题阐发了“天人之际”的论题,赞扬“人道”而摒弃“天道”,主张天道与人事无关的 “自然之说”,抨击天人感应说。
满人入乡随俗酷爱祥瑞
满人以少数民族身份夺取政权,对合法性问题也十分在意。 《清史稿》里的祥瑞记录数不胜数,每个皇帝出生时都有异征。五色祥云的祥瑞,自顺治至乾隆年间共出现36次。顺治至康熙年间,真龙则出现了24次。
清朝最不在乎祥瑞的皇帝是康熙,《清史稿》中有多次康熙拒绝献瑞的记载。比如于成龙曾献嘉禾,康熙认为“今夏干旱,幸而得雨,未足为瑞也”。他阅读史书时,也对历代王朝的各种祥瑞提出质疑。但在他之后,雍正因为执政合法性问题而热衷祥瑞,再之后的乾隆更是祥瑞爱好者。
也是在清朝,号称最吉天象的“五星连珠”频频出现。这个著名祥瑞在清朝以前的历史上也不多见,康熙读史时曾这样批注:“五星行于天,度数不同,迟速各异,何由聚于一宿,虽史册书之,考之天文,断之以理,终不可信。 ”
在经历了武则天当政时的献瑞风潮后,此后几任唐皇也热衷祥瑞。唐玄宗曾大兴祥瑞,名臣张说就留下了不少祥瑞颂,他早在武则天时代就是撰写祥瑞贺表的高手。唐代祥瑞贺表的书写有固定程式,作者大都具备极高的文学素养,韩愈所作《贺庆云表》便是一例。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唐代宗均利用祥瑞提升民众信心。名将郭子仪曾称朔方宁朔县有嘉禾,认为这是唐肃宗务农敦本,光复社稷,救百姓于水火的瑞应。
但唐代宗之后的几任皇帝又开始下诏罢奏祥瑞。唐德宗执政期间,鄂州观察使何士斡曾献白鹿,唐德宗不纳。唐宪宗即位后,下诏称“所有祥瑞,但令准式申报,有司不得上闻”。
唐昭宗执政时,曾有紫气出于昭德殿东隅,太监还寻得金龙子一枚,群臣称贺。唐昭宗称 “朕不以金龙为祥瑞,以偃息干戈为祥瑞。 ”唐朝中后期皇帝不喜祥瑞的原因有二:一是国力衰弱,无法大兴祥瑞,二是通过罢祥瑞,体现对人道的关注。
唐朝曾有一次重要的思想大讨论。柳宗元、刘禹锡等人都结合历史或政治问题阐发了“天人之际”的论题,赞扬“人道”而摒弃“天道”,主张天道与人事无关的 “自然之说”,抨击天人感应说。
满人入乡随俗酷爱祥瑞
满人以少数民族身份夺取政权,对合法性问题也十分在意。 《清史稿》里的祥瑞记录数不胜数,每个皇帝出生时都有异征。五色祥云的祥瑞,自顺治至乾隆年间共出现36次。顺治至康熙年间,真龙则出现了24次。
清朝最不在乎祥瑞的皇帝是康熙,《清史稿》中有多次康熙拒绝献瑞的记载。比如于成龙曾献嘉禾,康熙认为“今夏干旱,幸而得雨,未足为瑞也”。他阅读史书时,也对历代王朝的各种祥瑞提出质疑。但在他之后,雍正因为执政合法性问题而热衷祥瑞,再之后的乾隆更是祥瑞爱好者。
也是在清朝,号称最吉天象的“五星连珠”频频出现。这个著名祥瑞在清朝以前的历史上也不多见,康熙读史时曾这样批注:“五星行于天,度数不同,迟速各异,何由聚于一宿,虽史册书之,考之天文,断之以理,终不可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