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姚九忠(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我惦记着这个莫名其妙的“犯人”。再次回家背馍,乡亲们已经改口叫他“老姚”了,关于“老姚”的说法就更多了,老姚带着礼品去看望北窑的大妈啦,老姚给郭六家画的画儿跟书店里买得还好啦,打乒乓球北村的余粮打不过老姚啦……姚九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啊?起码我得看看他长什么样啊。星期天上午,在兵营活动室,我终于看到了正在和北村余粮打乒乓球的老姚的真相:四十来岁,个头不高,浓密的长发,瘦削却棱角分明的方脸,宽肩膀,颧骨外张,浓眉,眼光凌厉,很有神。他走路双脚微微内扣,是练武人的走路习惯。
第二次见到老姚,是在北窑大妈家里。北窑大妈是我的一个远房本家,大妈的儿子叫昌运,在县委工作,和老姚关系不错。多个周末,昌运哥回家,都要邀老姚去家坐坐。机会不容错过,我把想结识老姚的想法和昌运哥说了。昌运哥答应了,给老姚介绍了我,说我痴迷看书喜欢写作等等。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断断续续地知道了老姚的一些遭遇:他在西北的一个大军区工作,团职军官,主要做一些宣传工作,被诬陷后看押在我们这个小兵营里。的确这样的,他穿着四个衣兜的军装(当时,军队干部穿四个衣兜军装;当兵的只穿两个衣兜的),领章帽徽齐全的。特别叫我惊喜的是,我知道了,他出过诗集,发表了很多很多的摄影作品,押来我们金盆村小兵营时,他的行李主要是摄影作品的底版和大量的书籍。在我们那里,我当时爱书是出了名的。撇开别的不说,仅仅是为了看书一点,结识老姚也是很值得的。

姚九忠


老姚邀我,等假期了去他那里看书,我受宠若惊地一个劲点头。
很快的,暑假就到了。渭北旱塬区的暑热是干燥的,干热风吹得人人心情烦躁。我却显得十分快活,生产队里出工不要我们这些孩子的。按照事先画好的“野草分布地图”,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匆匆打好家长安排的饲草,然后到南沟里去凫水,到箭杆岭上的野草丛里去捉蚂蚱,到大椿树地下抓“花媳妇”,爬上槐树桐树捉知了。
老姚托人叫我去他那儿,这确实让我意想不到。
其实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兵营里老姚所住的那间砖箍窑洞里,四五个大书柜满满当当全是书,当时看得我眼睛直了。
老姚招呼我坐了,我把自己稚拙的作品拿给他看,心里颇是忐忑不安。
老姚看得很认真很仔细。看罢稿子,他温和却不乏严肃地对我谈起文学创作的事情,期间拿了他的报告文学集子给我看,多次谈到说我还需要多读一些外国文学作品,最后问我有什么要求,需要看书就尽管开口。在那个书籍奇缺的日子里,在那个动辄“因书获罪”的世时代,他竟然冒险对我说那样的话。我恳切地说,姚老师,你就安排我读书吧。老姚说,那好。就找出十多本书来,大约一尺多厚的,递给我说,先从英国文学开始。这些是“英国文学之父”乔叟的作品,你先看着,看完后给我送来。老姚又严肃地说,送书的时候我要考你的哦,记住,要做笔记,要有自己的真实体会。我当时那种兴奋是难以描述的,我只是使劲点头,使劲憋住不让自己兴奋得发狂。

姚九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