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浅析李煜作品中的悔恨情绪(3)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或许他会勤政爱民,加强统治,顽强抵抗,做一个有作为的爱国之君,而非亡国奴!可惜一切只是也许。后主沦为阶下囚,所作之词大都忧伤,悔恨。且看他“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销魂”形容词人神情恍惚,极度痛苦。“何限”写出词人愁苦之多。“销魂独我情何限?”道明词人愁恨多而强烈,世界上没有如他这般痛苦多愁的;常人只是偶尔愁苦,而他却是时时刻刻痛苦愁闷,几乎没有欢愉之时。到后来,终于梦见江南,然而那一切终究是梦,梦中欢愉,醒来却更加惆怅。往事如梦,任凭你如何轻声呼唤,深切向往,也都不再回来,都已作古。明知往事不堪回首,却又偏偏无法忘却,甚至还下意识地想在其中寻找几分安慰,这是何等的悲哀!
身在异国他乡,只能独上高楼,凭空远眺,忧愁又凭空增添了些许。于是,多愁的后主只能登楼独唱“销魂独我情何限”。李后主囚于汴京,悔恨忧愁无限,借诗以书法胸中苦闷。且看他《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来天气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此词也是作于汴京,描写词人受监禁的凄苦生活,以及怀念故国的哀痛心情。怅然于今昔对比,风格悲壮境界雄浑宽大。一句“往事只堪哀”,写尽后主无边无际的悔恨,此时此刻的他心中该是被沉重的亡国之痛压得喘不过气来了吧!否则,又怎会面对如此美景,心中无限哀愁?“终日谁来”,这该是词人自问自答,他自知不会有人来,简简单单的描述却道尽作者无尽的孤独。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浅析李煜作品中的悔恨情绪


词中的“金锁”,“空”等词亦表现出亡国之哀以及无奈。在人们眼中,后主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亡国之君,却不知他亦是一个有尊严,有骨气的文人。降宋后,大多数人为保命而进媚,阿谀奉承,只有李后主,他依然傲骨而立。他用自己的方式来抵抗宋庭,用笔告诉江南百姓他不是懦夫,他是一个思念故国的君主,而非乐不思蜀的刘禅。你看的《虞美人》句句思念,字字回忆,满满都是故国情。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用形象的比喻,诘问的口吻,悲愤的情怀,激宕的格调,将亡国之君的悲痛抒发到极致。然而这首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词却成了他的诀别诗,这首诗一出,早就看李煜不爽的赵广义在后主生日那天,赐予毒酒结果了后主充满悲痛的生命。
他以血泪之词换来了灵魂的救赎,后主已逝,然他的故事终久不衰,仍会流传在满纸华章中,永远被人们传唱。李煜,以帝王之身款款走来,又以词人之名缓缓而去。他的人生充满了悲情,他的人生有多少血和泪?他无意于朝政,却被推上帝王宝座,这难道不是一个悲剧?从开始就注定了是个悲剧的李煜后半生以愁相伴,在悔恨中惆怅,黯然。他的魂魄走了,却留给后人以无尽的遐思。他那用血泪铸就的诗文仿佛在告诫后人“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教人学会珍惜现在,莫待失去了才悔恨不已!参考文献【1】檀作文,万希。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0【2】靳极苍。李煜李清照词详解。太原:三晋出版社,2011.7【3】李煜词透视的人生悲剧。长城。2014.08【4】杨军。南唐后主李煜传。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浅析李煜作品中的悔恨情绪


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04【5】赵晓岚。[百家讲坛]千古词帝。2008.07.31相关专题:作品 李煜 情绪 浅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