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浅析李煜作品中的悔恨情绪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摘要:孟子言: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诚然如此!南唐后主李煜就是最佳见证者,他拥有不可一世的文才,却没有政才。然而造化弄人,把这个文采卓越而胸无政治的文士推向政治舞台,成为一个娇弱帝王。李煜,五代词坛上成就最高的词人,一生遭遇坎坷。他的创作有前后之分,前期的作品大多淫靡艳丽,后期则字字凝就血泪,字字悔恨。亡国后的李煜不仅为亡国而心痛,亦为爱妻,爱子之丧而痛,他的后半生可以说被忧愁,悔恨,思念等包围困扰,以愁为伴,与悔共舞。他用泪和血写就千古绝唱,写就忏悔录,教人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关键字:李煜,后期作品,悔恨,血与泪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南唐开国皇帝李之孙,中主李之子。生性天真,浪漫,文士气有余而帝王气不足。在其父李的影响下,他自幼爱好诗书。
南唐中主李雄才大略不及其父李,但极富艺术修养。当时的南唐在政治,军事方面不及别国尤其是后周,但文化氛围却是极好的。李煜从小就受父兄师长熏陶,少而才华横溢,多才多艺,文章诗词,无所不能,书法绘画,无不通晓。然而,文士气有余而帝王气不足的李煜被历史推上政治舞台。他虽无意于执掌朝政,一心只想做个饱读诗书的贤士大夫,过着浪漫风流的文士生活,却还是登上了帝王宝座,这于李煜无异于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干了一件错误的工作。胸无治国大略的李煜,在强敌压境时,仍然没有一丁点危机意识,仍旧醉生梦死。面对“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的赵匡胤,这个性格懦弱且不习军事却心系民生的李后主只能对宋年年纳贡,委曲求全,犹子事父般谨小慎微的供奉北宋,在宫闱中过着豪华奢侈而又充满艺术情趣的生活。然而,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一心想要一统天下的赵匡胤岂能容忍李煜在江南逍遥,他只想一灭南唐而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