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别太当真,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一种假象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别太当真,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一种假象


体空非无物,体空性不空。
许多人在听说一切都归于空性的时候,往往会觉得不可思议,《心经》里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难道肉眼所见之物都等同于“什么都没有”吗?实际上,这种疑问正好显示出人们对佛教所说的“空”的普遍误解。
其实,我们说“本体空”,并不是指什么都没有,而仅仅是在强调和揭示一种不断发生的变化。所以,有专家认为,慧能《六祖坛经》里的那个“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子,“本来无一物”是被篡改了的。
后来,敦煌出土的最原始的《六祖坛经》证实了这个判断。里面这个偈子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那“本来无一物”应该是“佛性常清净”。因此,佛性应该是“本初清净”,而非“空无一物”。
举个例子,我的一个学生告诉我,她住在城中村里,窗外在建楼房,每天早上工人们最迟六点开始施工,打电钻、敲凿墙壁、大声喧谈,直到他们结伴去吃饭为止,有时候还会施工到晚上八点多。身为自由职业者的她,每天就是在这样无休无止的巨大声响中写作,但她总觉得自己住的地方很是宁静。为什么呢?理解工人们的辛劳,和他们养家的压力,所以心里不生嗔恨,此外,还因为她的心很宁静。她明白一切声音都是因缘和合之物,只要对话的一方走开,交谈就会中止;只要需要用到电钻的工序完成,电钻声都会中止;只要楼房建好,那些建筑噪音就会消失。她知道因缘有它自己的运行节奏,所以她压根不会生起“让这噪音停止吧”的念头,更不会执著它,噪音甚至无法进入她的心灵,她仅仅安住于自己的写作当中,享受那份思想流淌的快意,当然也就不会感到烦躁。

别太当真,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一种假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