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入梅好做酱(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做酱的方法并不太复杂,但过程很长,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夏天,而且还要有人全程照料,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每当霉季驾到,就要把蚕豆黄豆烀熟,蚕豆要去皮,然后用和好的湿面粉将蚕豆黄豆拌到一起,做成豆粑粑。等到晾凉后,把那些豆粑粑摊到簸箕或者竹笆子上,上面用牛皮纸或者报纸盖起来,放到家里的床铺厨柜底下等阴湿处,不见光亮,等待发霉。发霉的时间长短不一,主要取决于温度湿度,但一般需要一二十天,才能长好毛,发好霉。
发霉的环节完成后,就要继续进行发酵。准备一二个陶钵或者小陶缸,热水洗干刷净;熬一锅盐开水晾凉,按比例倒入缸钵中;再将豆粑粑掰碎,浸到缸钵里,上面蒙上一层纱布,放到一边,让它慢慢发酵。待到云开雨住骄阳当空的时候,将酱缸搬到天井院子里,日承阳光夜受露水。估计一个礼拜左右,豆瓣与盐水就会基本融合,发酵的第一阶段宣告结束。这时缸里的溶液还是很稀很稀的,要经过长期连续的日晒夜露,将水分慢慢蒸发,让晨露慢慢浸润。每天早晨在酱液冷凉的时候,要用木杓或者筷子,把酱液上下左右翻搅一遍,让所有酱液每天都能享受同等的阳光雨露的照耀和滋润,还要谨防雨水和脏物进入酱缸之中,直到夏去秋来,酱成封存。

入梅好做酱


其实做酱也还是有些技术含量的,不是谁家的酱都能做得很好吃。我母亲就很会做酱,从霉菌的成色和形状就能判断出霉变优劣,并正确地作出缩短或延长发霉期的决策;对蚕豆黄豆面粉的比例,对盐、水、豆瓣分量的多少,她每年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好多人家做酱都要从酱中分离出一部分酱油,还有人家在酱里面腌泡咸菜,最后酱的成色和味道都大打折扣。我母亲从来不从酱里面取酱油,也不允许我们把蔬菜直接腌在酱缸里,要腌酱菜只能把少许酱到小盆小罐子里单独腌泡。所以,母亲做的酱总是味道鲜美,而且与上年的陈酱用量总能衔接得上,既年年吃新酱,又一点都不会浪费。
老街南头菜市场边上,有一家合作社开的很大的酱坊,是前店后坊的形式。后面的作坊是露天的,很大的院子里摆着上百口大大的陶缸,上面盖着漆过桐油的篾斗笠,地上还挖了许多大坑,上面也盖着篾斗蓬,这些都是用来做酱和腌制酱菜的。我小时候经常跟小伙伴们在酱园里玩耍,看过师傅们从酱缸里一遍一遍地撇着酱油,看他们把腌好的酱菜取出来再把各种生菜直接塞进酱坑里,也亲眼目睹过酱缸和酱坑里面淹死的动物和翻涌的蛆虫。所以我知道,只有家里酿造的酱和腌制的菜才是最干净、最好吃的。

入梅好做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