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母亲节的纪念(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十几个小时的手术,母亲的左肾摘除了,血止住了,我也完好无损。多年后,父亲告诉我,当母亲从昏迷中清醒过来时,第一眼直接瞥向自己的肚子,用虚弱的声音焦急地问父亲和医生:“孩子怎么样?”当听说孩子安然无恙后,母亲的两眼瞬时溢出了大片的泪花。她将麻木而又僵硬的手颤抖着慢慢放在自己的肚子上,上下来回反复抚摸着,好像在安慰着肚子中的我:让儿受惊了!
我从出生长到记事后,有两件事情至今还常常在眼前晃动。我出生于1958年也就是“大跃进”的年代,接着就是三年自然灾害的大萧条、大饥荒。虽然日子越来越难过,母亲仍能将家里的伙食调理得粗中有细,有干有稀。记得有一次,由于厌食挑食,我将两合面(白面与玉米面)包的菜包子抖落得满桌满地都是。母亲从外屋进来,开始,用惊愕的眼神看着我,紧接着,手忙脚乱地将散落在各处的菜包子残屑收拾到自己的碗里,狼吞虎咽地放进了自己的嘴里,有滋有味地咀嚼着。当瞥见外屋大锅里的野菜汤和旁边的一个空碗时,我明白了。我扔掉的菜包子,是母亲在困难时期给儿子吃的上等佳肴呀!而她自己吃的是野菜糊糊。我的行为一定伤了母亲的心吧?从那时起,即使是饭菜再不好吃,我也不挑三拣四了,好像一下子就懂事了许多。

母亲节的纪念


还有一次,睡意朦胧中,我睁眼一看,夜深了,母亲还没睡,正在昏暗的灯下,为我一针一线地缝制一件崭新的棉袄。当时已是初冬,屋内已经很冷,可母亲披着的是一件补丁摞补丁的,已经穿了几十年的夹袄。母亲那时还年轻,正是应该打扮的少妇年龄,她却舍不得为自己添置一件新衣服,而将新衣连同温暖留给自己的儿子。难怪古人曾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
我上学后,父亲工作仍然很忙,家里数不尽的杂务,尤其是三个孩子的教育重担就全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母亲做过多年的语文教师,写得一笔俊秀的毛笔字,写过多篇华美的散文,古典文学知识也很丰富。她不仅手把手地教我识字、练习钢笔字,还教我写毛笔字。更多的时候,是给我讲《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教我背诵唐诗宋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母亲是我文学的启蒙老师。她循循善诱,教子有方。还在中学时,在母亲的熏陶下,我能写出上万字的政论文章和创作出有些意思的诗词了。我自刻钢板,自办《简报》,在学校小有名气。每次我写的东西,母亲都亲自过目,除了提些修改建议外,她总是勉励我坚持写下去。我现在对古典文学、旧体诗词酷爱不减并时时试笔,都是那时母亲给我打下的良好基础。
人说母亲是人生最好的老师,我对此深信不疑。母亲是位大方、热诚、热心肠的人,我清楚地记得,每逢腊月,蒸了豆包,撒完粘糕,母亲总是跑东家去西家,请亲戚邻居一起品尝。她经常教育我们说,要与人为善,多做好事,多交朋友,不做坏事、恶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乡下的亲戚来串门,每次母亲都热情接待,不仅将家里好吃的一股脑地端上饭桌,临走时,还要给乡下的其他亲戚带些东西。久而久之,在邻里亲戚中,母亲的口碑最好,人缘最佳。母亲赢得的欢迎和尊重,也是她的爱心和奉献所应得的回报。有一次,母亲摸出了几个硬币交给我说:“这点零钱送给‘要饭的’,让他到街上买个烧饼吃。”“要饭的”刚走,她就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几分钱,对于咱家可能不算什么,但却能让一个饥肠辘辘的人吃上一顿饱饭。

母亲节的纪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