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我与姥娘的情结(5)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关于买鞭炮这件事儿,我还想多说几句。我为什么非要姥娘给我买鞭炮不可。我前边说过,我们家是大人口,父亲虽然在外工作,但也只能顾住自己(从我记事儿起,基本上没有见他春节回家过年。)再说,生产队时是凭工分吃饭,家里干活的人多,挣工分多,吃的喝的穿的花的就比别人家强。像我们家人口多,干活的人少(只有大伯、伯母和妈三个人下地干活,奶奶七十多岁,其余基本是上学的和没上学的小孩子共有十个),怎么会有好生活呢?一年到头就是玉米面掺红薯面汤和红薯面饼子,中午是杂面条,只有奶奶一人吃白面烙馍。菜,一般是腌的咸疥丝,很少吃炒菜,即是炒菜也没有一点油水。所以,到姥娘家吃饭犹如过年,能吃到好饭好食物。记得有一年春节,也不知因为什么(我猜想:可能是家里这么多人,三个大人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到头来生产队一结算,既缺粮又缺款;
父亲也不回来,也可能没有给大伯过年的钱),大伯生气说不让吃饺子,如果弄饺子馅,就把煤铲插饺子馅里。一大群孩子好不容易盼到了春节,他却不让吃饺子。我当时在跟前,听大伯说这话,心里不理解不愿意,但毕竟是小孩子,也不敢说啥。妈和伯母也不愿意,妈也生气地说了句:你不吃你不能不让别人吃。妈对伯母说,只管做,看他咋着。之后,也没有出现不好的情况,饺子照吃不误,可是,饺子陷是由纯白萝卜和葱做的,是没有一点肉的。大年初一中午的菜就是白菜掺一点肉(这就是过年最好的饭菜,平时是根本吃不到的),小白瓷碗每人盛半碗,把白菜翻过来翻过去,也就有那么二、三小块肉,根本就不解馋。就这,大伯还让我们忙个吃(猛吃的意思)。其实,我很想大口大口吃,可是吃什么呢!经不住几口就吃完了——这就是小时候过的年,不像现在,想吃啥就买啥,家家过年都是七碟八碗的,丰盛之极。

我与姥娘的情结


那时候吃饭都是个大问题,更别说买那可有可无的东西了,尤其是鞭炮。从我记事儿起,逢年过节,我家从来没有放过鞭炮,只听见别人家放鞭炮。作为男孩,无疑很想买点鞭炮放放,可是,再羡慕再手痒再眼馋,家庭条件不允许也就买不成。所以,那年,我就是着姥娘非买鞭炮不可,虽然买了,确实也没有高兴起来,倒是让一圈人都埋怨我、数落我。这件事儿,我一直记着,没有放下。仔细想想,确实不应该让姥娘花那个没有一点实际意义的血汗钱。十二岁那年(1975年春节过后一段时间),由于家庭人口多,生活差(有一次,我父亲从工作单位回家,晚上家里做的是红薯面汤,我父亲实在咽不下去,端着饭碗来到我五奶奶家倒进了猪食槽里,并在五奶奶家吃了一碗饭),我父亲提出了分家,奶奶把他骂了一顿,但最后还是同意分家。大伯、伯母和父亲、母亲在大吵大闹中分了家,之后,两家生活逐渐好转。
大伯家年年余粮余款,而我家却年年缺粮又缺款。原因是大伯家(八口人,分家时明确对我奶奶是,活着不养死了不葬。一是说我奶奶偏心,二是父亲有工作会挣钱。)干活的人多(两个堂姐下学)了,而我家六口人(奶奶跟着我们,姐、我、妹、弟四人在上学),只有我妈一个人干活。可见,以前拖累这个大家庭的是我们家这几口人。可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们家也没有再出现“缺粮缺款”的现象,自给自足,富富有余。分开家头一年春节(1976年),父亲(毕竟是工作人员有工资)就给我和弟买了两挂两捆大小鞭炮。这是我十三年来第一次和弟真正高高兴兴、很过瘾地放的鞭炮,以后也是年年如此。

我与姥娘的情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