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姥娘的情结(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姥娘家离我家不远,就二里地,过一条沟,再过一条公路即到。我虽然小,但一般情况都是我自己去姥娘家,家里人没有人担心我会不会出什么事儿,主要是那时候社会环境还是比较好的。我到姥娘家,她下地干活我就跟着她去,如果我去时她不在家,我就会去田地里找。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姥娘下地干活,我跟在她后面,一手拿着焙的芝麻干馍,一手拿着一根黄瓜,走着吃着。那个味道到现在我都感觉比吃什么都美,别的孩子看着我吃也特别眼馋。通常到了姥娘家,首先让姥娘煮两个鸡蛋吃,姥娘从来就是无条件给煮。每次煮鸡蛋我都是迫不及待,正煮着就想下手捞出来吃,姥娘这时会拍打一下我的手让我再等一小会儿。煮熟后再放在凉水里降一下温,好剥鸡蛋皮。其次是吃炒豆,我为什么让姥娘炒炒豆吃呢?因为我家是大人口家庭,虽然一年只有一个二月二,但我家最多也就是吃个煎饼(是大部分红薯面掺一点麦面做的,没啥油水,反正我觉得不太好吃;
不像现在,全是麦面,里边掺些菜或在上面打个鸡蛋等,品种多,抹的油也多,好吃),偶尔会炒一点炒豆分了吃,炒的少吃的就少,根本不解馋;原因是,生产队时我家劳力少,挣工分少,分得的粮食也少;吃杂面条需要掺豆,是主要食物,一般是不会轻易炒炒豆吃的,如果都炒成炒豆吃了,那怎么吃饭?而姥娘家就姨她们两个,都是劳力,两人挣工分,不愁粮食,有一定量的黄豆。再一个,平时也吃不到有香味的食物,炒豆是唯一嚼着有香味的食物。现在商场、超市里就有很多各种豆类的食品,小孩子都喜欢吃。也许那时我也是现在的小孩子的心里,可是,那时没有商场、超市,无处可买,所以就得自己炒了吃,到哪里吃,唯一的去处就是姥娘家。因为在姥娘家是无拘束的,只要姥娘家有,什么都可以要求姥娘给做了吃。上小学时,基本上是星期六下午到姥娘家,住一晚上,星期日下午才回家。
这一天多的时间在姥娘家,也就是吃吃玩玩。农村有句俗语:外甥是姥娘家的狗,吃完扭头就走。这就是外甥对于姥娘家来说,来去自由、吃喝随意的真实写照。
姥娘是小脚,干活累了一晌或一天,还是很高兴为我做好吃的。一般中午,我在姥娘家,姥娘就做粉条菜捞面条。别看这种饭,当时我吃着跟过年似的。因为当年我家十几口人,一年到头也不一定能吃上这样的饭,那个年代的人应该都会有这种感受。我记得有一次傍晚我在街上玩,姥娘问我晚上吃啥饭,我说吃面片。小孩子玩心太大,到天已经黑了,我还没有回去。姥娘喊我吃饭我才回去,回去后姥娘已经把面片做熟了,并且只给我一人做的,姥娘和姨吃的是稀饭。饭碗在进院门的一个矮墙上放着,姥娘端下来递给我让我赶紧吃,说都吃完饭了,就剩你自己了,赶紧吃吧。姥娘和姨没想到的是,我突然生气说不吃了,姥娘问为啥不吃,我说有风刮碗里土了。姥娘和姨都说,放这么高,也没有那么大的风,那儿来的土啊!但我还是不依不饶,说啥也不吃,还要姥娘重新做。姨在一边说,不吃也不给他做,姥娘也有点生气了,我一看这情势,就不情愿地把这碗饭吃了;
吃着也没有感到有土尘,实际上纯粹是我在故意挑食,没事儿找事儿。到现在,我一直养成了好吃面片的习惯。比如,中午专门做面片吃,吃饺子时会让母亲在最后用剩余的面擀点面片,用饺子汤煮面片;现在由于我的影响,妻子也不时在中午或晚上做面片吃,吃完饺子再煮点面片吃。到上初中(1975年在祁王联中)时,我还时不时地中午放学不回家,跑到姥娘家吃饭,直到上高中后,就很少到姥娘家了。1982年10月底,我当兵后,每次探家回来当然少不了看望姥娘。
不像现在,全是麦面,里边掺些菜或在上面打个鸡蛋等,品种多,抹的油也多,好吃),偶尔会炒一点炒豆分了吃,炒的少吃的就少,根本不解馋;原因是,生产队时我家劳力少,挣工分少,分得的粮食也少;吃杂面条需要掺豆,是主要食物,一般是不会轻易炒炒豆吃的,如果都炒成炒豆吃了,那怎么吃饭?而姥娘家就姨她们两个,都是劳力,两人挣工分,不愁粮食,有一定量的黄豆。再一个,平时也吃不到有香味的食物,炒豆是唯一嚼着有香味的食物。现在商场、超市里就有很多各种豆类的食品,小孩子都喜欢吃。也许那时我也是现在的小孩子的心里,可是,那时没有商场、超市,无处可买,所以就得自己炒了吃,到哪里吃,唯一的去处就是姥娘家。因为在姥娘家是无拘束的,只要姥娘家有,什么都可以要求姥娘给做了吃。上小学时,基本上是星期六下午到姥娘家,住一晚上,星期日下午才回家。
这一天多的时间在姥娘家,也就是吃吃玩玩。农村有句俗语:外甥是姥娘家的狗,吃完扭头就走。这就是外甥对于姥娘家来说,来去自由、吃喝随意的真实写照。
姥娘是小脚,干活累了一晌或一天,还是很高兴为我做好吃的。一般中午,我在姥娘家,姥娘就做粉条菜捞面条。别看这种饭,当时我吃着跟过年似的。因为当年我家十几口人,一年到头也不一定能吃上这样的饭,那个年代的人应该都会有这种感受。我记得有一次傍晚我在街上玩,姥娘问我晚上吃啥饭,我说吃面片。小孩子玩心太大,到天已经黑了,我还没有回去。姥娘喊我吃饭我才回去,回去后姥娘已经把面片做熟了,并且只给我一人做的,姥娘和姨吃的是稀饭。饭碗在进院门的一个矮墙上放着,姥娘端下来递给我让我赶紧吃,说都吃完饭了,就剩你自己了,赶紧吃吧。姥娘和姨没想到的是,我突然生气说不吃了,姥娘问为啥不吃,我说有风刮碗里土了。姥娘和姨都说,放这么高,也没有那么大的风,那儿来的土啊!但我还是不依不饶,说啥也不吃,还要姥娘重新做。姨在一边说,不吃也不给他做,姥娘也有点生气了,我一看这情势,就不情愿地把这碗饭吃了;
吃着也没有感到有土尘,实际上纯粹是我在故意挑食,没事儿找事儿。到现在,我一直养成了好吃面片的习惯。比如,中午专门做面片吃,吃饺子时会让母亲在最后用剩余的面擀点面片,用饺子汤煮面片;现在由于我的影响,妻子也不时在中午或晚上做面片吃,吃完饺子再煮点面片吃。到上初中(1975年在祁王联中)时,我还时不时地中午放学不回家,跑到姥娘家吃饭,直到上高中后,就很少到姥娘家了。1982年10月底,我当兵后,每次探家回来当然少不了看望姥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