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我与姥娘的情结(4)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堂舅小时候因为其母亲没有奶水,是我姥娘喂奶他才活下来的,他以后也叫我姥娘为娘,并隔几年回来探望探望。姥娘年纪越来越大,家里也有前后那么大的宅院,需要有人继承。)让大表哥回来,以便继承家业,同时照顾年迈的姥娘,并把姥娘养老送终。
姥娘有个手艺——会理发。她只会剃光头,因为我不愿意剃光头,我每次剃的都是过去那个年代小孩儿们的发型——茶壶盖儿。再往后,由于自己一天天长大,剃“茶壶盖儿”人家总笑话我,我就不让姥娘给我剃了,改由姥娘村里的一个三十多岁的理发师给我理发。因为我是这个村的外甥,人家也不收我钱。
姥娘也是很节俭的人.。有一次,我准备回家时,对姥娘说想拿一个生鸡蛋,谁知拿着走到屋门外一不小心掉在地上摔破了,鸡蛋清儿和蛋黄流了一滩;姥娘觉得太可惜了,竟然扒在地上吸到嘴里吃了,并说喝生鸡蛋还可以泄火。实际上不光是泄火,主要是那时一个鸡蛋能卖七、八分钱,姥娘指望鸡蛋挣俩钱呢!我每次到姥娘家他都会给我七分钱,让我到供销店打瓶醋用来调饭菜味。要知道,这瓶醋姥娘和姨平时是从不打的,只有我去时才打这瓶醋。

我与姥娘的情结


春节是孩子们最向往的事儿,尤其是像我这样年龄的人,小时候过年,那才真叫过年,意味着穿新衣服、吃好饭菜。不像现在,过年穿的衣服吃的饭菜跟平时没有什么两样,就那么回事儿。可那时,我们家是大家庭,奶奶在世,并明确大伯和父亲,只要她活着就不准分家。生产队那时候,农家生活都差不多,不过小家庭生活相对比大家庭要好。有一年快春节了,我还在姥娘家不回去,家里来人叫我我也不回去。眼看年三十了,我还没有回去的意思。这时母亲及家里人都说我,过年那能在别人家。好说歹说我才愿意回去,但是,我提出一个条件,让姥娘给我买一挂鞭炮。姥娘带我到供销店买时,不知怎么回事儿,明明架子上放的有鞭炮,可营业员说不卖,要买的话就是二元(这不是姥娘和营业员说好不卖的,在那个年代,买什么都凭票,虽然鞭炮不凭票,有些商品说不卖就不卖了。不像现在,卖商品的恨不得你全买了他的,这就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
姥娘一听太贵了,别买了,我还是不依不饶,非买不可。最后,到底让姥娘花了二元钱买了一挂小鞭炮才回了家。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十元钱能办一桌酒席,可以想想二元钱过年的话能置买多少年货。回家后被母亲好一顿数落:你姥娘和姨挣个钱容易吗?二块钱买那挂鞭炮能当饥能当渴。我听着心里虽然不高兴,但第二天大年初一,我照样拿着炮点放。现在想想,那时自己真是太任性,真不该那样去花姥娘辛辛苦苦挣的几个钱。我虽然这个样子,可是姥娘还是一贯地对待我,不曾有过什么怨言。我任排长(1986年7月由合肥炮兵学院毕业)第二年探家时,给了姥娘五十元(当时工资80多元)让她花,可是还没等我假期结束,她却把钱给了母亲。

我与姥娘的情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