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黄埔”(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教室楼面是木板做的,人踩在上面,“咣当!咣当”直响,还伴有轻微震动,有些吓人。
走廊围栏也是大条木头做的,样子笨拙又难看,被顽皮的学生们终日摸来摸去,摸得光溜溜的,像抹了层油。
学校的宿舍,就是祠堂的堂屋,设在祠堂大堂的旁侧,墙壁原是白的,现在黯淡成了什么颜色,没发形容。地面是墨黑一片,一年四季湿漉漉的,没法下脚。
房间里,除了双层木架子床,空然无物。木架子床上密密麻麻的,有不少小虫眼,那可是臭虫洞,里头隐藏了不少臭虫。每到夜深人静,学生酣睡之时,臭虫便会溜出来“吸血”。第二天清晨,学生个个叫苦不迭,身上冒起了一个个红疙瘩,又痒又痛的,却都还搞不清楚缘由。
所谓的“食堂”,堪称糟糕,准确一点,是糟糕透顶。没有厨师,没有菜肴,没有米饭,只有几口炖饭的的大铁锅,锈迹斑斑的。
学生们用铁口盅下点米,上面加点水。两个学生代表到每个寝室收拢一块,再用抬饭器抬至厨房,交给食堂里的工人师傅们。工人师傅把一个个口盅汇集,放置在木板做的大蒸饭器上。时候一到,往大灶膛里胡乱塞满一顿干柴,随后点燃木柴,就是了。
每当下课铃“叮当——”一响起,学生们百米赛跑一般往宿舍里赶,他们早饿坏了,那个年代,除了米饭,再没有任何食物。
学生代表早把饭抬回来了,大家手忙脚乱一阵,找回了自己的口盅。一看那饭,稻花乡里说疯年,听取骂声一片,个个都在骂娘!那饭要么稀烂一团,要么蒙上一层“钉子色”(铁绣色,大约是蒸饭器上有铁钉,绣水下滴,落在饭里所致),要么味道怪怪的,不是蟑螂味,就是火烧味,或是水浸味。
发火归发火,饭总得吃的。食堂里不炒菜,一般要学生自带。学生带来的菜,为了储存方便,大部分是些“干货”,梅干菜是主打产品。梅干菜又黑又硬,干巴巴的难于下咽,里头也没有什么肉片,那年月,我们几乎成了“素食动物”,吃的是草,挤的是奶。
洗澡也没有热水,我们也有“好办法”,干脆一周(五天)不洗,节约用水,或中途溜回家去,“大扫除”一番,洗澡连带换衣服,顺便也开开斋,在家里揩点油腥,吃顿饱饭。临走,顺手带点零食或新鲜菜,然后,飞鸟一般急匆匆返校。
走廊围栏也是大条木头做的,样子笨拙又难看,被顽皮的学生们终日摸来摸去,摸得光溜溜的,像抹了层油。
学校的宿舍,就是祠堂的堂屋,设在祠堂大堂的旁侧,墙壁原是白的,现在黯淡成了什么颜色,没发形容。地面是墨黑一片,一年四季湿漉漉的,没法下脚。
房间里,除了双层木架子床,空然无物。木架子床上密密麻麻的,有不少小虫眼,那可是臭虫洞,里头隐藏了不少臭虫。每到夜深人静,学生酣睡之时,臭虫便会溜出来“吸血”。第二天清晨,学生个个叫苦不迭,身上冒起了一个个红疙瘩,又痒又痛的,却都还搞不清楚缘由。
所谓的“食堂”,堪称糟糕,准确一点,是糟糕透顶。没有厨师,没有菜肴,没有米饭,只有几口炖饭的的大铁锅,锈迹斑斑的。
学生们用铁口盅下点米,上面加点水。两个学生代表到每个寝室收拢一块,再用抬饭器抬至厨房,交给食堂里的工人师傅们。工人师傅把一个个口盅汇集,放置在木板做的大蒸饭器上。时候一到,往大灶膛里胡乱塞满一顿干柴,随后点燃木柴,就是了。
每当下课铃“叮当——”一响起,学生们百米赛跑一般往宿舍里赶,他们早饿坏了,那个年代,除了米饭,再没有任何食物。
学生代表早把饭抬回来了,大家手忙脚乱一阵,找回了自己的口盅。一看那饭,稻花乡里说疯年,听取骂声一片,个个都在骂娘!那饭要么稀烂一团,要么蒙上一层“钉子色”(铁绣色,大约是蒸饭器上有铁钉,绣水下滴,落在饭里所致),要么味道怪怪的,不是蟑螂味,就是火烧味,或是水浸味。
发火归发火,饭总得吃的。食堂里不炒菜,一般要学生自带。学生带来的菜,为了储存方便,大部分是些“干货”,梅干菜是主打产品。梅干菜又黑又硬,干巴巴的难于下咽,里头也没有什么肉片,那年月,我们几乎成了“素食动物”,吃的是草,挤的是奶。
洗澡也没有热水,我们也有“好办法”,干脆一周(五天)不洗,节约用水,或中途溜回家去,“大扫除”一番,洗澡连带换衣服,顺便也开开斋,在家里揩点油腥,吃顿饱饭。临走,顺手带点零食或新鲜菜,然后,飞鸟一般急匆匆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