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冷暖,黄埔古港(夏凉文学杯)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有幸前几日与好友去了黄埔古港,那古港是那么熟悉,好像什么时候见过,好像什么时候来过,好像什么时候在那里见过谁。
看车窗镶着的图景由高楼大厦渐渐幻变成低矮小屋,再变成小桥流水绿野流云,我们来到了黄埔村的一个入口,沿着土路慢慢走进去,黄埔之景似一幅古画慢慢舒展开来,其中的古朴和幽静教人仿佛在乌镇遇到桂花,心猿意马,欲罢不能。两旁的老树哗啦啦地响着,风急时难免有一些枯黄的叶片打旋儿落下来,岭南的四季不分明,春秋更是模棱两可。落叶无定时,或许这种“不守规矩”赋予古港村民“不拘小节”般的好客吧。
土路慢慢变成了石板道,弯弯曲曲延伸到无尽处,两边绿树成荫,别致的砖瓦房安静地坐在这古村落里,仿佛一尊尊笑看人间的大佛,看尽世间纷繁。走在这石板道上,四下安静,只有树上的夕阳和枝头不再放肆的鸟儿,只有鸟儿般陷入沉思的石板凳,还有板凳上皱了的报纸……看淡纷繁的人或许来这里看看自己吧,风儿在水面轻轻走过留下道道褶皱,像极了吴道子笔下的衣裳。
古港的故居和祠堂都有了几百年的年纪,政府拨款对其稍加修葺和装饰,完满又不失古朴意味,它们骄傲地站在那里,为世人所惊叹,也向世人阐释了宗法,中国人注重宗法,梁氏祠堂等多少楼阁都是寻根的地方。它们和屋头一蓬衰草一样默默地站在那里,从我们还没到这里知道这世界又没了我们。风里吹来浮莲的清香。这些古建筑群错落着,让过客多少次徘徊在巷口手足无措,仿佛一名画师面对大好河山却迟迟无法下笔一样——如何下笔都是错,都显得多余而无所适从。一块块光亮的石板记录了人间多少分分合合,而今磨砺了这般光泽,不知多少历史在上面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