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与他的拖拉机(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这孩子真聪明,考试考第几名……”诸如此类的话,对于那时候小小虚荣心的我,也往往是乐此不疲。父亲与乡亲算完账,总要攀谈一会,父亲递上一支烟,也给自己点燃一支,“今年的收成不错呢,”父亲会心的说。“10斗(2斗为一亩)田的谷子,除去给上面交的’公粮税费三提五统’,就这卖的了,今年的谷子又这么便宜,买不了几个钱,家里2个伢读书,每季的学费一个400多块………你家伢上几年级了……”乡亲边摇头,边巴拉巴拉的抽着烟说。那时候,跟着父亲,听得最多的就是”公粮税费三提五统“这些,年少的我,根本不知道这些所代表的含义,但是我无法忘记,父亲与相亲们攀谈时,提到“公粮税费三提五统”时脸上复杂的表情。
秤完谷子、算完账,父亲又要将这一包一百多斤的谷子搬上拖拉机,堆放牢实了,防止在颠簸中掉下来。
那些年父亲做生意跑过很多的村子,我也跟着父亲去过很多的村子,其中有十几户甚至几户人家的小村庄,也有几百户的大村庄,而在每个村庄几乎都有熟识的人,做不成生意的也不免经常会攀谈几句,“庄家收成如何……今年的谷子什么价格……谁家的媳妇生第三胎,为了躲避计划生育跑到外地,家里房子被强拆……谁谁家超生罚款……家里娃上初中了,现在一个季度学费600多块是整年的收成……”我坐在父亲的拖拉机车斗里,被清晨乡村的露水洗礼过、被正午的艳阳晒得黑黝黝、看过无数乡村人家的袅袅炊烟、看到过被拆掉的房子半瓦不存……等拖拉机的车斗堆放得像座小山时,父亲又驾着拖拉机提心吊胆的颠簸在去粮站的黄泥土路上,随时提防着“农机”、“税务”、“工商”、“养路费”相关部门的相关人员,来拦车征税。
每当乡亲打趣父亲好生意时,父亲总是摇摇头。殊不知,这“四座大山”也让父亲承受着太多的辛酸和无奈。这种强征设卡的做法,还经常伸展到乡村小道和任何拖拉机能跑的道路,而一旦被拦截,就是扣车扣人,无论是何时何地,那怕刮起了风、下起了雨,不交钱?想走?没门!而仅“农机”部门的税费一年就是800多,要知道父亲往往要跑近一个月的生意才能赚到的,父亲经常被拦下,竟也经常分不清到底是那个部门在征税。我坐在车斗里,经常听到他们跟父亲讨价还价的。如果遇到父亲身上带的钱不够,那就只能父亲开着车到粮站交完粮之后,付了他们钱,缴了税,才肯罢休。倘若遇到粮站没现钱收货,父亲和拖拉机是不让走的,只能是我在夜色中抄小道奔跑着回家,等母亲走家串户的凑了钱,我才在二堂伯的陪同下,在黑漆漆的夜色中,又抄山路去赎“父亲和拖拉机”。
尽管如此,父亲也不是总有生意做的,农忙的时节,又要做农活。我的家乡属于丘陵地带,农业生产不适合机械化的大规模耕作,山地丘陵比较多,水稻田最大单位面积也不过2斗(1亩),所以,所有的生产活动,都要靠人力来完成,家家户户老老少少耕种的季节,都得弓着腰在稻田里插秧,秋收的季节,又得弓着腰在稻田里挥着镰刀收割,无论是耕种还是收割,每到这个时候的农村,简直是热火朝天了,大人唤小孩的声音、乡亲们隔着几亩田对话的声音,河南小贩收辫子的吆喝声……。也许大概是村子里面的鸡狗听不懂这乡外的语言,惹得一声狗吠,这一声狗吠又引得全村鸡鸣狗叫,可谓一犬吠形,百犬吠声。担货郎卖冰棍西瓜的叫卖声,又引来小孩们的围观,田间地头又传来父母教训孩子的声音和小孩没被满足要求的哭闹声,真是好不热闹。每到秋收的季节,家家户户像是在竞赛,在稻田里飞快的挥动着镰刀,而父亲在田间的镰刀挥动得更快了,父亲知道等收完稻谷,就得碾稻谷了,而村子里就父亲的一辆拖拉机,都得靠拖拉机来碾,自然到时家里就少了父亲这个劳动力了,更重的收割担子将会压在母亲身上。
秤完谷子、算完账,父亲又要将这一包一百多斤的谷子搬上拖拉机,堆放牢实了,防止在颠簸中掉下来。
那些年父亲做生意跑过很多的村子,我也跟着父亲去过很多的村子,其中有十几户甚至几户人家的小村庄,也有几百户的大村庄,而在每个村庄几乎都有熟识的人,做不成生意的也不免经常会攀谈几句,“庄家收成如何……今年的谷子什么价格……谁家的媳妇生第三胎,为了躲避计划生育跑到外地,家里房子被强拆……谁谁家超生罚款……家里娃上初中了,现在一个季度学费600多块是整年的收成……”我坐在父亲的拖拉机车斗里,被清晨乡村的露水洗礼过、被正午的艳阳晒得黑黝黝、看过无数乡村人家的袅袅炊烟、看到过被拆掉的房子半瓦不存……等拖拉机的车斗堆放得像座小山时,父亲又驾着拖拉机提心吊胆的颠簸在去粮站的黄泥土路上,随时提防着“农机”、“税务”、“工商”、“养路费”相关部门的相关人员,来拦车征税。
每当乡亲打趣父亲好生意时,父亲总是摇摇头。殊不知,这“四座大山”也让父亲承受着太多的辛酸和无奈。这种强征设卡的做法,还经常伸展到乡村小道和任何拖拉机能跑的道路,而一旦被拦截,就是扣车扣人,无论是何时何地,那怕刮起了风、下起了雨,不交钱?想走?没门!而仅“农机”部门的税费一年就是800多,要知道父亲往往要跑近一个月的生意才能赚到的,父亲经常被拦下,竟也经常分不清到底是那个部门在征税。我坐在车斗里,经常听到他们跟父亲讨价还价的。如果遇到父亲身上带的钱不够,那就只能父亲开着车到粮站交完粮之后,付了他们钱,缴了税,才肯罢休。倘若遇到粮站没现钱收货,父亲和拖拉机是不让走的,只能是我在夜色中抄小道奔跑着回家,等母亲走家串户的凑了钱,我才在二堂伯的陪同下,在黑漆漆的夜色中,又抄山路去赎“父亲和拖拉机”。
尽管如此,父亲也不是总有生意做的,农忙的时节,又要做农活。我的家乡属于丘陵地带,农业生产不适合机械化的大规模耕作,山地丘陵比较多,水稻田最大单位面积也不过2斗(1亩),所以,所有的生产活动,都要靠人力来完成,家家户户老老少少耕种的季节,都得弓着腰在稻田里插秧,秋收的季节,又得弓着腰在稻田里挥着镰刀收割,无论是耕种还是收割,每到这个时候的农村,简直是热火朝天了,大人唤小孩的声音、乡亲们隔着几亩田对话的声音,河南小贩收辫子的吆喝声……。也许大概是村子里面的鸡狗听不懂这乡外的语言,惹得一声狗吠,这一声狗吠又引得全村鸡鸣狗叫,可谓一犬吠形,百犬吠声。担货郎卖冰棍西瓜的叫卖声,又引来小孩们的围观,田间地头又传来父母教训孩子的声音和小孩没被满足要求的哭闹声,真是好不热闹。每到秋收的季节,家家户户像是在竞赛,在稻田里飞快的挥动着镰刀,而父亲在田间的镰刀挥动得更快了,父亲知道等收完稻谷,就得碾稻谷了,而村子里就父亲的一辆拖拉机,都得靠拖拉机来碾,自然到时家里就少了父亲这个劳动力了,更重的收割担子将会压在母亲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