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谁人得似孩童心(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其三:学会当儿科大夫除了学专业以外,更需要经历一种“返老还童”的过程,学会蹲在地上、弯下身来、坐小板凳,甚至趴在地上,学会和孩子们平起平坐;学会重视和相信孩子们的感情和述说;重新学会用孩子们的思想、逻辑、眼光和语言去看世界,去描写世界,去看待问题”
在“儿科医学”以后的课上,B教授还教了我们很多很多专业知识,可是让我终身难忘的是他最后说的那段话:“……在不久的将来,你们都将为人父母,也许有些同学将成为儿科大夫,不管作为父母还是作为儿科大夫,你们一定要牢记:千万别小看这些孩子!不要每逢看见他们受了一点点痛苦就去哀怜他们,更不要教他们去怜悯自己。他们比我们想象的要敏感得多,他们比我们想象的要勇敢得多,他们比我们想象的要灵活得多,他们比我们更有能力去面对事实。总之,他们具有一种我们成年人早已失去的天然的智慧,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离开上帝的怀抱……”
按德国的习惯,父母只为上大学的孩子提供学习用费和基本生活费,其它与此无关的“奢侈费用”孩子们都得靠自己勤工俭学去赚,因此学校不仅允许,甚至鼓励学生去勤工俭学。作为年轻的学生,我到了德国后也入乡随俗,利用业余时间出去打工。开始时我在中餐馆帮厨、跑堂,也在公司里工作过;但作为医疗系的学生,我更喜欢到医院当助理护士,大多数是值夜班,这样白天也不耽误学习。

谁人得似孩童心


上世纪80年代,我经常到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值夜班。这些夜间护理工作的分配一般都是护士长统管,而且我们事先都得经过一段专业训练,然后在护士长那里挂个号,有需要她就打电话找你,随叫随到,有点像现在的钟点工。每次值夜班时,我的责任是护理三、四个需要特殊照顾的小病人,陪他们下棋、做游戏,要不就是换尿布、擦屁股,喂他们吃饭、吃药;最后就是哄他们睡觉,睡不着时还得使出一些特殊的招数,比如唱歌,吹口哨,或者给他们讲故事、念书等等。反正每次从傍晚六点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六点,既当爹又当娘,什么事都得管。因为值夜班收入比较高,而且又跟医疗护理有关,闲时还能看看病例和治疗方案,多少能学点专业知识,所以我很喜欢在那儿打工。
有一天,护士长给我打来电话:“……明天,我们病房里要来一位重病人,需要单独护理。如果你愿意干的话,请马上到医院来一次,有些注意事项我想单独向你交代……”
也许是出于本能的好奇心,放下电话后我二话没说就骑车到了儿科医院。在那里,护士长将情况简短扼要地向我作了介绍:“这位重病人是6岁的女孩玛丽,她得了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前些时间接受了化疗,可惜效果不佳……;她现在身体很虚弱,需要继续住院观察和治疗”

谁人得似孩童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