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所那些事(4)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南方没暖气,冬天阴湿,很不舒服。曾是上海家喻户晓的一个美国人,因为贩卖盗版碟被羁押在上海市看守所。我们见他时,他提出要八床被子,两床用来垫,两床用来盖。问他另外四床呢?他回说,给同监室新交的朋友。
正是这位美国人,在看守所里固执而真诚地维护着自己的权益:他睡觉时不愿意挨着别人,抗议监室过于拥挤;不给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剃须理发,抗议不人道;只能在公共浴室淋浴,抗议隐私被侵犯……用管教的话说,整一个事儿婆。
开庭时,由于他中文不是太好,法庭给他配备了翻译,他又嫌翻译没有译对他的话。庭审开始不久,因为法庭里开着空调供暖,他要求脱衣服,审判长同意了。他先脱去羽绒服,然后脱下毛衣,脱下线衣,一会儿开衫一会儿套衫。最后他用了五分钟脱掉八件衣服。
一次在昆明五华区看守所,会见一个卷入伤害案的小伙子。会见时我说:“没事的时候,胆子不要大;出了事,胆子不要小。”这本是我经常说的口头禅,基本上就是句废话。没想到这小家伙记在了心里,出来后发奋图强,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现在在昆明,律师业务做得风生水起。
那些苦涩的记忆2002年年初,我到上海执业时,浦东新区看守所的会见室还相当人性化:就是一椭圆形的桌子,律师坐这边,当事人坐那边,彼此之间的交流没有任何障碍。倒是提审室被钢栅和铁锁隔开,要想在审讯时刑讯,几乎没有可能。但这一切,在随后几年里,都反过来了。
原来上海的国家安全局看守所,律师会见室里不单铺有地毯,桌子也是三角形的,有圆润的弧边。会见时当事人一角,律师一角,陪同的警员一角,大概就是《无间道》里刘德华替黑社会通风报信的那种房间。当然,这些配置,现在都已成为往事。
依照20年前修订的《看守所条例》,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安排适当劳动。这样一来,实践中就出现两种情况:要么完全没有劳动,每天吃饭、睡觉、学习、放风,闲得蛋疼;要么就是强制或半强制的劳动,既有定额又有任务,有赏有罚。
以前在昆明的某个看守所,见过安排在押人员拣辣子,大的归大小的归小。云南的辣椒很厉害的,不一会儿就鼻涕眼泪一起流,严重的甚至引发皮肤红肿等过敏反应。当然,在多数情况下,我看到的是在押人员剥瓜子敲核桃、裱纸箱糊火柴等低水平重复劳动。在上海某看守所,女监的人还折过花圈用的纸花,这个主意很坏啊!
一次在铁路看守所,办完手续等了半天没见到当事人出来。催了几次,终于听到走廊尽头传来脚步声。一问,说是忙着往要投递的报纸中夹小广告。我问他你们成天就干这个?他说不,只有表现好的时候才轮得上。因为干这个不单轻闲,还可以半天抽一支大前门。
这几年,明显感觉原来宽敞的看守所拥挤了,原来不用排队的也要等了,这意味着什么毋须多言。有些看守所就处理得比较好:比如以前的苏州看守所,警察检察官法官和律师一视同仁,先到先得,后到排队。下午两点开门你要是两点半才到,那就得等几个小时。
正是这位美国人,在看守所里固执而真诚地维护着自己的权益:他睡觉时不愿意挨着别人,抗议监室过于拥挤;不给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剃须理发,抗议不人道;只能在公共浴室淋浴,抗议隐私被侵犯……用管教的话说,整一个事儿婆。
开庭时,由于他中文不是太好,法庭给他配备了翻译,他又嫌翻译没有译对他的话。庭审开始不久,因为法庭里开着空调供暖,他要求脱衣服,审判长同意了。他先脱去羽绒服,然后脱下毛衣,脱下线衣,一会儿开衫一会儿套衫。最后他用了五分钟脱掉八件衣服。
一次在昆明五华区看守所,会见一个卷入伤害案的小伙子。会见时我说:“没事的时候,胆子不要大;出了事,胆子不要小。”这本是我经常说的口头禅,基本上就是句废话。没想到这小家伙记在了心里,出来后发奋图强,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现在在昆明,律师业务做得风生水起。
那些苦涩的记忆2002年年初,我到上海执业时,浦东新区看守所的会见室还相当人性化:就是一椭圆形的桌子,律师坐这边,当事人坐那边,彼此之间的交流没有任何障碍。倒是提审室被钢栅和铁锁隔开,要想在审讯时刑讯,几乎没有可能。但这一切,在随后几年里,都反过来了。
原来上海的国家安全局看守所,律师会见室里不单铺有地毯,桌子也是三角形的,有圆润的弧边。会见时当事人一角,律师一角,陪同的警员一角,大概就是《无间道》里刘德华替黑社会通风报信的那种房间。当然,这些配置,现在都已成为往事。
依照20年前修订的《看守所条例》,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安排适当劳动。这样一来,实践中就出现两种情况:要么完全没有劳动,每天吃饭、睡觉、学习、放风,闲得蛋疼;要么就是强制或半强制的劳动,既有定额又有任务,有赏有罚。
以前在昆明的某个看守所,见过安排在押人员拣辣子,大的归大小的归小。云南的辣椒很厉害的,不一会儿就鼻涕眼泪一起流,严重的甚至引发皮肤红肿等过敏反应。当然,在多数情况下,我看到的是在押人员剥瓜子敲核桃、裱纸箱糊火柴等低水平重复劳动。在上海某看守所,女监的人还折过花圈用的纸花,这个主意很坏啊!
一次在铁路看守所,办完手续等了半天没见到当事人出来。催了几次,终于听到走廊尽头传来脚步声。一问,说是忙着往要投递的报纸中夹小广告。我问他你们成天就干这个?他说不,只有表现好的时候才轮得上。因为干这个不单轻闲,还可以半天抽一支大前门。
这几年,明显感觉原来宽敞的看守所拥挤了,原来不用排队的也要等了,这意味着什么毋须多言。有些看守所就处理得比较好:比如以前的苏州看守所,警察检察官法官和律师一视同仁,先到先得,后到排队。下午两点开门你要是两点半才到,那就得等几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