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一座城市集体情感的“纠结”(4)
2022-02-28 来源:文库网
不是想记住而是忘不掉
“墙上刻着我爷爷、奶奶,还有一个叔叔和两个姑姑的名字”,前来祭奠的薛芳说,以前每年的“7·28”,爸爸妈妈都会带她走上街头,焚烧纸钱。但自地震墙建成后,全家人终于找到了个祭奠亲人、释放情感的“心灵家园”。
有资料记载,震后,在当时的条件下许多遇难者的遗体来不及处理,被前来救灾的人和自己的亲人草草掩埋,一些人甚至根本找不到遗体。到第二年春,唐山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迁坟行动,很多尸骨被挖掘出来,集中埋葬在南湖塌陷地等几个地方。据当年亲眼见过集体埋葬场面的人说,“一层尸体码好,撒上石灰,再码上一层,直到把坑填满”。
这个场面给唐山人很深的刺激。20余万死难者混在一起,人们再也找不到亲人埋在了哪里。以至于多年来,这座城市的每个十字路口都成了祭奠亲人的场所。这个城市重建中也曾陆续出现了几个纪念地震的场所,但多数唐山人认为,“那些地方是公共的,百姓需要一个对自家亲人祭奠的地方”。再后来,有商人也投资兴建过商业性的地震墙,但终在“挣遇难者的钱实在不应该”的质疑声中草草收场。
“墙上刻着我爷爷、奶奶,还有一个叔叔和两个姑姑的名字”,前来祭奠的薛芳说,以前每年的“7·28”,爸爸妈妈都会带她走上街头,焚烧纸钱。但自地震墙建成后,全家人终于找到了个祭奠亲人、释放情感的“心灵家园”。
有资料记载,震后,在当时的条件下许多遇难者的遗体来不及处理,被前来救灾的人和自己的亲人草草掩埋,一些人甚至根本找不到遗体。到第二年春,唐山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迁坟行动,很多尸骨被挖掘出来,集中埋葬在南湖塌陷地等几个地方。据当年亲眼见过集体埋葬场面的人说,“一层尸体码好,撒上石灰,再码上一层,直到把坑填满”。
这个场面给唐山人很深的刺激。20余万死难者混在一起,人们再也找不到亲人埋在了哪里。以至于多年来,这座城市的每个十字路口都成了祭奠亲人的场所。这个城市重建中也曾陆续出现了几个纪念地震的场所,但多数唐山人认为,“那些地方是公共的,百姓需要一个对自家亲人祭奠的地方”。再后来,有商人也投资兴建过商业性的地震墙,但终在“挣遇难者的钱实在不应该”的质疑声中草草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