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中国人的阶梯(6)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只有素质高的家长配合学校的全面教育,拼弃高分多能,才能培养出一代精英,八方进财的国之娇子。
(三)
教育还包括公众教育。
孩子在家庭在学校所学不到的就会在公众中去看、去学,而公众形象和公德教育是自然而然贯穿到幼儿精神成长的全程教育。有咋样的生存环境,有咋样的父母浸润,接受怎样的学校教育,三者兼顾产生出对周围、对生活怎样的客观认知,这个认知渐成,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就会树立咋样的世界观,来影响社会,改变世界。
世界观树立的全过程与父母的遗传没有关系,与DNA,与染色体,与蛋白质,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这完全是后天感知形成。而这个后天形成的世界观,又左右人的社会行为,影响人的一生。对人的一生影响的好坏,是由孩子成长过程对周围的认知的好坏来决定,又反作用于社会中、生活中、实践中。这个实践又表现到社会活动的德、善、行,待人接物的礼、义、廉、耻。
公众教育的正能量应该是社会公德的教育,人人都应该是别人学习的榜样。然而功德教育渐渐在背离原意,驶向偏差,变成功“得”激励教育,也就是下了多大功夫,得了多少实惠,不拿钱不干事,甚至拿了钱也干不了事。而缺乏了有予无求,只求心安的善行,更缺乏了作为社会人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