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于殿利讲述《新华字典》的故事(3)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新华字典》1965版、1971版中,“鹅”这个条目的注释为:“一种家禽,比鸭子大,颈长,脚有蹼,雄的头部有黄色突起。”有一天,我们编辑部收到一封农民读者的来信,说由于不知道怎么区分公鹅和母鹅,他在杀鹅前特意查了《新华字典》,于是就把“头部有黄色突起”的鹅杀了。但之后却发现鹅腹中有卵,于是特意写信给商务印书馆反映这件事。后来,编辑们查了相关资料才得知,鹅不分雌雄,头部都有突起,只是雄鹅突起大一些。于是,我们就做了修改。1979版注释改为:“一种家禽,比鸭子大,颈长,脚有蹼,头部有黄色或黑褐色的肉质突起,雄的突起较大。”这一释义就是由读者发现问题后加以修改的案例。
可以说《新华字典》能够长期受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能够与时俱进,不断跟踪时代的发展和语言生活的变化,及时修订、精益求精。编、读互动在《新华字典》的修订、再版中体现得非常充分,这种深入的参与融入了读者对这本小字典的感情,而这份感情已经超出了读者与一本工具书的关系。对一些人来说,这本字典,曾经或正在与自己的人生产生联结。我们看到一波波的参观观众过来寻找自己那个年代版本的字典,这就足以说明它真地融入了一代一代人的情感记忆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