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全国政协委员于殿利讲述《新华字典》的故事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全国政协委员于殿利讲述《新华字典》的故事


人民政协网北京11月18日电
题:在这里 识中国——全国
政协委员于殿利讲述
《新华字典》的故事
口述:于殿利 整理:本报记者 王慧峰
委员简介:
于殿利,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历史学博士,全国
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
《新华字典》创意于新中国成立前夕,成书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举之时,国民的识字率非常之低,所以编写一本字典就成为众多文化名家、有识之士的共识,一批声名卓著的大家,如叶圣陶、魏建功、陈原、王力、吕叔湘、金克木、周祖谟等先后加入到了编纂和修订者的行列。
“国无辞书,无文化可言”。从编纂之日起,《新华字典》就蕴集了一种深厚的文化理想:为民族的文化普及和知识传播建功。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编纂的第一部字典,它凝聚着几代学人的心血和智慧,记录着共和国的发展变迁,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给现代汉语特别是我们日常通用的汉字确立了规范,影响了亿万民众的语言生活。1957年,商务印书馆的新一版《新华字典》采用简化字,成为了第一本简体字典。诞生60多年来,这本小小的字典累计发行6亿多册,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拥有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