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塔的高度(2)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一千年前的大宋是一个崇拜文化的王朝。眼前这座文峰塔,便始建于宋代,明末毁于战火,清初重建。明清时,塔的附近还有一潭美丽的湖泊和一座庙宇。该湖泊,据传是掌管士人功名禄位的文昌帝君常在此砚墨,因此当地的文人称该水池为水墨池。塔、湖、庙在此交相辉映,形成了当时河南府城内一处著名的人文景观。
旧时,此地的房屋,多为比较低矮的平房和砖瓦房,而文峰塔的高度在当时称得上地标性建筑。人们登临文峰塔,遥望河洛大地上的壮丽景色,多有“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感慨。
中国历来崇尚兴文重教诗读传家,也为读书求知定下了不同的目标。有“明心见性”,也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的倡导,这与科举制度高度吻合,人们理想的实现先要按照自下而上的考试,方能出人头地,取得功名。如今,科举制度已废除一百多年,但普通人改变命运的途径,仍要靠教育。成功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更多学子有关前程的拓展,对一个人来说,考试的重要性更显而易见。因此,主管文运的文昌帝君自然就得到更多的尊崇。文峰塔,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当时自然得到了执政者和普通百姓的广泛认可。毋庸置疑,文峰塔,是一座承载了洛阳文化传承和历史沧桑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