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妈妈留下的暖(2)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有些事情还是得说老人说的准。就在母亲把做好的棉衣给我带回来的那个冬天,天气奇冷,毛裤加护膝,买的薄棉裤都不能抵挡膝部受寒引起的疼。只好穿上妈妈做的说薄实厚的棉袄棉裤。还真是管用,新棉花发出的热,身上像裹了层电热丝一样,越在寒冷里,越显出它的威力。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真的暖和,反正穿上有些“粗壮”的棉裤后,膝就慢慢地好了,那个冬天,再也没有疼过。

妈妈留下的暖


我总会想象母亲为我缝制棉衣的过程。她一页一页地把精心挑选的好棉花铺展开来,一针一线地引在布里上,再在缝纫机上加工;她眯着眼睛看每一个针角,看哪儿有断线漏针;她辛勤的心里装满幸福,她知道为儿子做衣服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我的想象都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从小在被窝里看着的情景重现。跟所有那个时代的母亲们一样,妈妈的白天全是集体劳动,回家后还要喂猪做饭、洗涮拾掇,只有夜晚得空才是为全家老少做衣服的时间。多少个夜晚,妈妈在那盏黄豆大的煤油灯下,在那架从1950年代末就跟着她的飞人牌缝纫机上,为家人也为别人做衣服。为别人做衣服是换几个买煤油买火柴的零用钱,为家人做衣服一般都集中在过年前的个把月里,在给村上几个过得好些人家做完制服后,抽时抢空,给奶奶做条裤子,给父亲做件棉袄。给我们5个儿女的大多是拆洗的棉衣――把过去的旧衣服洗洗缝缝当里子,从旧棉衣上拆下棉花来弹弹再絮进去,如果能扯上几尺洋协布做新面子,那就算是好衣服了;若有布票,能扯个罩衣罩裤,那就能美死了,不过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多,父母给奶奶做一件罩衫就了不得,其他人只能把衣服洗洗干净,过年的时候穿几天然后再放起来,大人等有婚丧嫁娶集会大事、我们等开校走亲戚家才会抖搂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