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荡,比面子更重要
2022-03-02 来源:文库网
A面子,又称脸面,或面目。鲁迅认为这个词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因为面子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往往是身份、社会地位的体现,是自我价值的认可,所以无论帝王贵胄,还是布衣平民,都有一种面子情结。
记得小时候,80年代初,农村大多还是黑白电视机,可我叔父家的电视却是“彩色”的。当时彩电还是稀罕物,不仅货源少,而且价格贵得吓人,一般家庭都买不起。叔父家的电视为什么是彩色的呢?原来,他买了一张彩色透明塑料膜贴在荧屏上,一打开电视,图像花花绿绿的,还真能蒙人。问他原因,叔父说,这样,有面子。
读书人更爱面子。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死了,有人提议孔子把自己的车卖了,为颜回买个大棺材。老夫子坚决不同意,理由是:我也是个有身份的人,若车卖了就得步行,那多没面子。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穷困潦倒却不肯脱掉那身长衫,长衫是什么?读书人的面子!
B常言说,打人不打脸,揭人莫揭短。说的是做事不能太过头,要留有余地,给人面子,不给别人面子往往自己更没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