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大漠雄关的人们(5)
2022-03-02 来源:文库网
除了老石匠想出的“冰道运石”的运输良策外,一位放羊娃首创的“山羊驮砖”的高招更是让人称奇!当年,修建关城所用的数量惊人的砖,都是在关西四十里外的地方烧制的。砖烧好后,用牛车拉到关城之下,再由人往上背。由于城高,唯一能通行的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难。如果放在当今,起重机巨臂一扬,刹那间就完成了。可当时只能人背肩扛,民工们累得腰酸背痛,背上去的砖仍赶不上建筑的需要,眼看面临贻误工期的危险,人们焦急万分。
有一天,一位放羊娃赶着羊群来这里放牧,看到人们弯腰背砖的场面,心情十分沉重,很想帮助这些疲惫不堪的民工。他在马道上来回走着,低头想着,突然高兴地喊道:“有办法啦!”只见他解下身上的腰带,两头各捆上一块砖,搭在羊背上,用手轻轻一拍羊屁股,身子轻巧的山羊,驮着砖一溜小跑爬上了又高又陡的城墙。人们看了惊喜万分,纷纷解下腰带,走进放羊娃赶来的羊群,往羊背上搭砖,驱赶着灵活的山羊从马道登上高高的城墙。从此,悠闲的山羊成了最忙碌的“运输队员”,每天驮着砖上窜下跳,来回奔忙,为建筑雄关洒下了它们的汗水,放羊娃也成了被人们传颂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