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托起大漠雄关的人们(4)

2022-03-02 来源:文库网

托起大漠雄关的人们


还有一个“巍巍高楼从顶起”的故事,也是工匠们智慧的结晶。嘉峪关的“光化门”和“柔远门”最为壮观,都是十七米高的三层楼阁,而且置于九米高的方形平台之上,看上去,有种“危乎高哉”的感觉。叫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两座高楼不是从平地建起的,而是打破常规,从顶部建起:先在平台之上堆起高高的土堆,盖好楼顶,然后竖起三楼的立柱,三楼建成后,将土刨掉,再建二层,二层建毕,刨掉二层的土,最后修建底楼。在没有任何机械工具的条件下,完全靠着手工劳动,只用了半年时间,两座气势雄伟的高楼便如期竣工了。我真佩服古代的农民工,他们如此富有创意!又如此足智多谋!
感人的故事何止这两个,还有“冰道运石”和“山羊驮砖”的传说也十分真实可信。当初,修建嘉峪关时,为了坚实牢固,需要成千上万块巨型石条。石匠们四处寻找,在关西北二十多里处一个叫磨子沟的地方,找到了石质坚硬的地溜石,决定用它做基石。于是,石匠们到磨子沟开采石条,又按规格凿好之后,却犯愁了,石条又长又重,人抬不起,车拉不动,山高路远,无法运输。眼看隆冬季节到了,石条还没运出一条,工期又催得很紧,怎么办呢?石匠们苦思冥想,无计可施。这时,一位老石匠开了腔:“我看,顺山坡修条路,隆冬一到,就在路上泼些水,结冰以后,把石条放在上面,滑行运输。”大家一听,是个道理,就集中人力,动手修路。滴水成冰的季节一到,便往路面泼水,一条冰道如期出现在山间,一块接一块的巨型石条,很快运到了关城的工地上,保证了工程进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