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过来看人生(3)
2022-03-02 来源:文库网
前面提到,道家忧生,觉得生不如死。但同时,道家重生,觉得生真是伟大。这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忧生”与“重生”,完全是统一的。“忧生”并不导致轻生,或者如佛家言,视生为虚幻。之所以“忧生”,是因为生活中大家追名逐利,名利害生,所以“忧生”。“忧生”恰恰是“重生”的同义语。庄子《让王》中说:“重生。重生则利轻。”很有说服力。只有重生,才会轻视名利的诱惑。反过来,只有轻视名利的诱惑,才能重生。李斯和中子被杀时,想再次和中子牵着黄犬,一起出上蔡东门追逐狡兔,而不可得,我想李斯到死才明白,自己一生追名逐利,其实人世间最珍贵的珠宝,就是人的生命呀!舍此而追逐名利,真是舍本逐末。
“忧生”缘于“重生”,“重生”则“轻利”,而“轻利”之后,自然就是“乐生”了。庄子在《让王》中说:“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得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这里所“乐”的,已经不是“穷通”等人外在的际遇,而恰恰是生命本身。道家的“乐”,同儒家的“乐”,我觉得还是有些区别。儒家的最高理想,是与民同乐,是“乐群”;道家所追求的,却是生命个体的快乐,是一种“独得之乐”。中国人的这两种快乐,前者被统治者高调提倡,后者常常遭到压抑。我个人觉得,两种快乐应该并举,不可偏废。只有尊重个体生命的独得之乐,群体的和谐快乐才有可能真正获得。
“忧生”缘于“重生”,“重生”则“轻利”,而“轻利”之后,自然就是“乐生”了。庄子在《让王》中说:“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得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这里所“乐”的,已经不是“穷通”等人外在的际遇,而恰恰是生命本身。道家的“乐”,同儒家的“乐”,我觉得还是有些区别。儒家的最高理想,是与民同乐,是“乐群”;道家所追求的,却是生命个体的快乐,是一种“独得之乐”。中国人的这两种快乐,前者被统治者高调提倡,后者常常遭到压抑。我个人觉得,两种快乐应该并举,不可偏废。只有尊重个体生命的独得之乐,群体的和谐快乐才有可能真正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