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府风云 明代丽江木氏土司(6)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隆庆二年(1568),木高“特遣长男阿都(木东)征讨巴托(巴塘)、各立等处叛贼,孤蒲悉皆平讫”;万历三十七年(1609),“把托孤蒲率部叩头”;四十一年(1613),木增“照可把托杀贼,得胜”;四十五年(1717),“命剿把托,得大胜”。(《木氏宦谱·文谱》,第36~47页。)可见木氏的势力已深入到里塘、巴塘等地。这也和其他文献记载相吻合。(倪蜕辑,李埏校点:《滇云历年传》卷12,第528页,“丽江土府,元、明时俱资以障蔽蒙番。后日渐强盛,于金沙江外则中甸、巴塘、里塘等处,江内则喇普、处旧、阿墩子等处,直至江卡拉、三巴、东卡,皆其用兵力所辟。蒙番畏而尊之曰萨当汗”。)
木氏对滇西北藏区和康南藏区的治理
军事行政方面,首先兴建军事据点。木氏每攻占一片地方,即建立兵寨,派兵戍守。这种兵寨藏语称为“宗”,汉文文献译写为“寨”。在滇西北藏区,木泰建立了鼠罗别甸寨、岩那瓦寨、大年玉瓦寨、香各瓦寨、尧各寨、玉剌寨等;木定建立罗瓦托处可瓦寨、永宁木俸瓦寨;木公建立永宁大海寨、海螺寨、当琮天胜寨、小寨、香水胜烈寨、鼠罗铁柱寨、香押寨;木高建立忠甸天生寨、罗那水天掌寨、你那压地寨;木东建立了你那天喜寨、胜烈寨、俸扬寨;木旺建立了照可立习各天灵寨、阿罗光寨、香柱寨、卜瓦宝之寨、照可均鲁瓦寨、香水普保寨、你那宗者银柱寨;木增修你那盐井那牙寨等。(《木氏宦谱·文谱》,第29~50页。)在巴塘、里塘一带藏区,以巴塘为中心,建立得荣麦那宗(今得荣)、日雨中咱宗(今中咱)、宗岩中咱宗(今崇岩)、刀许宗(今波柯)、察哇打米宗(今西藏芒康)五个宗。
(《甘孜州志》,第153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这些寨和宗与一般的村寨不同,它们实为军事据点,主要建在交通战略要地。木氏势力即以这些兵寨为据点,步步为营,逐渐向巴塘、里塘藏区推进。
木氏对滇西北藏区和康南藏区的治理
军事行政方面,首先兴建军事据点。木氏每攻占一片地方,即建立兵寨,派兵戍守。这种兵寨藏语称为“宗”,汉文文献译写为“寨”。在滇西北藏区,木泰建立了鼠罗别甸寨、岩那瓦寨、大年玉瓦寨、香各瓦寨、尧各寨、玉剌寨等;木定建立罗瓦托处可瓦寨、永宁木俸瓦寨;木公建立永宁大海寨、海螺寨、当琮天胜寨、小寨、香水胜烈寨、鼠罗铁柱寨、香押寨;木高建立忠甸天生寨、罗那水天掌寨、你那压地寨;木东建立了你那天喜寨、胜烈寨、俸扬寨;木旺建立了照可立习各天灵寨、阿罗光寨、香柱寨、卜瓦宝之喇普、其宗皆要害,据守尤固,木氏巨木作碓,系以击碉,碉悉崩,遂取各要害地,屠其民而徙麽些戍焉”。这些移民以军事移民为主,他们分布在兵寨及其周围地区。在藏区,木氏实行军政合一制度,磨些移民平时为农,屯田戍守;战时为兵,投入战斗。后逐渐形成了绛本—木瓜—本虽的军事统治制度。
藏区的军政事务由木氏派出的亲信负责,藏族称为“绛本”。 绛本之下,设木瓜若干名。“木瓜”系纳西语,意为带兵官。木瓜之下,设有本虽若干名,“本虽”意为村寨官。木瓜、本虽既有磨些人担任,也有归附的古宗头人担任。
拉拢、利用藏传佛教势力作为统治藏区的辅助手段。
丽江木氏以武力占领、征服藏区的过程中,不断遇到古宗顽强的抵抗和反叛,甚至在部分地方进行了长期、持续的拉锯战。木氏仿效明王朝“因其俗而柔其人”的政策,在采取军事行动、实行军事统治的同时,拉拢、利用藏传佛教各派势力作为统治藏区的辅助手段。
正德十一年(1516),丽江土知府木定邀请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八世活佛弥觉多吉到丽江。与此同时,明朝皇帝也备重礼遣使邀弥觉多吉赴京。但弥觉多吉谢绝了明皇的邀请,而应木定之邀到丽江与其会面。“是时,法王(弥觉多吉)应姜洒当结布(木定)之请前往。火鸡年(1516)在加噶庄园为主一万多兵之迎下至姜地王宫。”(转引自冯智:《明清滇藏政教关系与木氏土司》,载郭大烈主编《纳西族研究论文集》。)弥觉多吉活佛婉拒明朝皇帝之邀而转赴丽江,可见其对与木定会见的重视非同一般。据藏文《历辈噶玛巴法王传记总略·如意宝树史》记载,在这次会见中“姜结布并答应:‘自此十三年内不发兵西藏,每年选送五百童子入藏为僧,且度地建一百寺庙云云。’……在此以前,姜结布并不信奉佛教,而此后,姜结布对佛教尤其对噶玛教坚信不移”。木氏何时开始信奉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我们姑且不论,单从这条史料的记载就可看出木定对噶玛噶举派领袖恭敬的态度及单方面作出的承诺。
结合《木氏宦谱·文谱》中关于“知府阿习阿牙(木泰)”和“知府阿牙阿秋(木定)”的记载来看,在木泰、木定统治期间,尤其是木泰统治期间,与西番的战事非常剧烈、频繁。木定与噶玛噶举派领袖会面,应该不仅仅是对藏传佛教的虔诚信奉,“这次会见还应是双方达成了某种相互支持和妥协的协定”(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关系史》,第277页。),这更可能是关于纳藏战争的一次和谈。木定通过此举来缓解古宗的敌对情绪,缓和当时滇西北地区紧张的纳藏关系。而噶玛噶举派也通过木氏,将藏传佛教进一步传播到磨些民族当中。
木氏对滇西北藏区和康南藏区的治理
军事行政方面,首先兴建军事据点。木氏每攻占一片地方,即建立兵寨,派兵戍守。这种兵寨藏语称为“宗”,汉文文献译写为“寨”。在滇西北藏区,木泰建立了鼠罗别甸寨、岩那瓦寨、大年玉瓦寨、香各瓦寨、尧各寨、玉剌寨等;木定建立罗瓦托处可瓦寨、永宁木俸瓦寨;木公建立永宁大海寨、海螺寨、当琮天胜寨、小寨、香水胜烈寨、鼠罗铁柱寨、香押寨;木高建立忠甸天生寨、罗那水天掌寨、你那压地寨;木东建立了你那天喜寨、胜烈寨、俸扬寨;木旺建立了照可立习各天灵寨、阿罗光寨、香柱寨、卜瓦宝之寨、照可均鲁瓦寨、香水普保寨、你那宗者银柱寨;木增修你那盐井那牙寨等。(《木氏宦谱·文谱》,第29~50页。)在巴塘、里塘一带藏区,以巴塘为中心,建立得荣麦那宗(今得荣)、日雨中咱宗(今中咱)、宗岩中咱宗(今崇岩)、刀许宗(今波柯)、察哇打米宗(今西藏芒康)五个宗。
(《甘孜州志》,第153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这些寨和宗与一般的村寨不同,它们实为军事据点,主要建在交通战略要地。木氏势力即以这些兵寨为据点,步步为营,逐渐向巴塘、里塘藏区推进。
木氏对滇西北藏区和康南藏区的治理
军事行政方面,首先兴建军事据点。木氏每攻占一片地方,即建立兵寨,派兵戍守。这种兵寨藏语称为“宗”,汉文文献译写为“寨”。在滇西北藏区,木泰建立了鼠罗别甸寨、岩那瓦寨、大年玉瓦寨、香各瓦寨、尧各寨、玉剌寨等;木定建立罗瓦托处可瓦寨、永宁木俸瓦寨;木公建立永宁大海寨、海螺寨、当琮天胜寨、小寨、香水胜烈寨、鼠罗铁柱寨、香押寨;木高建立忠甸天生寨、罗那水天掌寨、你那压地寨;木东建立了你那天喜寨、胜烈寨、俸扬寨;木旺建立了照可立习各天灵寨、阿罗光寨、香柱寨、卜瓦宝之喇普、其宗皆要害,据守尤固,木氏巨木作碓,系以击碉,碉悉崩,遂取各要害地,屠其民而徙麽些戍焉”。这些移民以军事移民为主,他们分布在兵寨及其周围地区。在藏区,木氏实行军政合一制度,磨些移民平时为农,屯田戍守;战时为兵,投入战斗。后逐渐形成了绛本—木瓜—本虽的军事统治制度。
藏区的军政事务由木氏派出的亲信负责,藏族称为“绛本”。 绛本之下,设木瓜若干名。“木瓜”系纳西语,意为带兵官。木瓜之下,设有本虽若干名,“本虽”意为村寨官。木瓜、本虽既有磨些人担任,也有归附的古宗头人担任。
拉拢、利用藏传佛教势力作为统治藏区的辅助手段。
丽江木氏以武力占领、征服藏区的过程中,不断遇到古宗顽强的抵抗和反叛,甚至在部分地方进行了长期、持续的拉锯战。木氏仿效明王朝“因其俗而柔其人”的政策,在采取军事行动、实行军事统治的同时,拉拢、利用藏传佛教各派势力作为统治藏区的辅助手段。
正德十一年(1516),丽江土知府木定邀请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八世活佛弥觉多吉到丽江。与此同时,明朝皇帝也备重礼遣使邀弥觉多吉赴京。但弥觉多吉谢绝了明皇的邀请,而应木定之邀到丽江与其会面。“是时,法王(弥觉多吉)应姜洒当结布(木定)之请前往。火鸡年(1516)在加噶庄园为主一万多兵之迎下至姜地王宫。”(转引自冯智:《明清滇藏政教关系与木氏土司》,载郭大烈主编《纳西族研究论文集》。)弥觉多吉活佛婉拒明朝皇帝之邀而转赴丽江,可见其对与木定会见的重视非同一般。据藏文《历辈噶玛巴法王传记总略·如意宝树史》记载,在这次会见中“姜结布并答应:‘自此十三年内不发兵西藏,每年选送五百童子入藏为僧,且度地建一百寺庙云云。’……在此以前,姜结布并不信奉佛教,而此后,姜结布对佛教尤其对噶玛教坚信不移”。木氏何时开始信奉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我们姑且不论,单从这条史料的记载就可看出木定对噶玛噶举派领袖恭敬的态度及单方面作出的承诺。
结合《木氏宦谱·文谱》中关于“知府阿习阿牙(木泰)”和“知府阿牙阿秋(木定)”的记载来看,在木泰、木定统治期间,尤其是木泰统治期间,与西番的战事非常剧烈、频繁。木定与噶玛噶举派领袖会面,应该不仅仅是对藏传佛教的虔诚信奉,“这次会见还应是双方达成了某种相互支持和妥协的协定”(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关系史》,第277页。),这更可能是关于纳藏战争的一次和谈。木定通过此举来缓解古宗的敌对情绪,缓和当时滇西北地区紧张的纳藏关系。而噶玛噶举派也通过木氏,将藏传佛教进一步传播到磨些民族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