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知识

海航为什么破产(6)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最后,运营不能严重违法和违规,例如操纵股价和虚假信息披露;非法集资;偷税漏税等等,这些行为将使企业运营具有高度投机性,并蕴涵高风险,对企业员工带来不安全感和不稳定感,极大的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企业文化塑造和企业长远的竞争力。
近几年来,我从局外观察,海航的财务管理似乎有一点操切和急躁,丢掉了一些稳健,也破坏了现金流量平衡的原则,开始过度扩张,结果在2012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经济滑坡影响,海航的借钱并购扩张模式出现一些问题,企业陷入全面亏损,现金流接近枯竭,不得不开始收缩扩张步伐,放弃了许多花费大成本获得的项目,例如放弃了重组匈牙利航空。累计关停并转子公司超过260家,撤消了北方、华南、西南、西北和上海等众多区域总部和平台公司,占当时下属企业总数的40%左右。
这种收缩方式是典型的断臂求生模式。当时他们收缩的原则是:对市场占有率达不到14%,人均利润率低于同业平均水平的,没有核心企业、核心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投资方向立即放弃。最典型的收缩例子是海运板块完全重组,撤换所有负责人,调整所有企业规模和投资项目。在2010年时,海航下属的海运业规模上已在国内居第三位,仅次于中远、中海,拥有近100条船。但是由于对海运行业周期判断失误,在低谷期拿了大量高成本的航线和运力,导致严重亏损,结果团队几乎全盘更换,也引起内部反弹,有被撤职辞退的海运板块高层的人士将相关内部文件在互联网公开以表达不满,引起一些法律纠纷。例如裁掉了天津海运,天津海运包括集装箱运输、散杂货运输、能源运输、船舶与船员管理等多项业务,运营各类船舶逾40艘。当然快递业这种依靠人海的企业也被放弃了。
以我的经验来看,决策当初认为的理想并购项目,经常因为人才问题,整合不好,在几年内不盈利是很正常的,结果经常导致现金流量平衡出现意外,导致整个集团举步维艰,甚至陷入财务危机,这时如果事先没有足够财务储备,就只能铤而走险,依靠高成本短期融资弥补。
这场危机导致海航借钱扩张模式受到广泛质疑,因为并购的大量项目往往只带来账面资产的迅速扩张,由于整合力量有限,再加上萝卜快了不洗泥,没办法消化并购项目,大量项目不但不能贡献现金流量,反而成为吞金兽,而且有大量资产都是不易快速变现的不动产,导致现金流量平衡严重出现问题,运营资金迅速枯竭。现在只能看他们自我调整能力了。
当然另外一个原因是海航金融板块自己不够强大,不能支撑集团这样的体量。海航金融业板块业态不齐全,主要是一堆规模不大的租赁公司,还有一点小规模的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也有一点担保、证券、信托等等公司,这些企业规模都不大,缺乏最重要金融机构:有点规模的商业银行。所以海航金融板块起不到为集团提供资金的作用。海航金融板块发展不起来,主要受政策限制和自己操作能力不足的限制。海航本来设想是拥有同业拆借、贷款、吸收成员单位存款、发行债券、项目融资、金融租赁、消费信贷等等业务内容,但这些设想发展不顺利。
未来海航怎么走,谁也不知道,显然海航不会成为一个纯粹的买卖企业的投资集团,通过把下属企业资产证券化出卖来盈利,也即从卖产品和服务改为卖企业。如果继续走产融结合道路,在一个集团内建立实业与金融业之间的防火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因为现在规模已经很大了。

猜你喜欢